Ni-Cr-Fe多孔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快导致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多孔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节约能源、保障环境友好和资源的重复利用有着重大意义。而Ni基多孔材料因具有低密度、较高的强度、重量轻等特点,在航天、航空、能源等领域应用较广泛而受到各界的关注。因此,对Ni基多孔材料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采用元素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进行固相烧结制备Ni-Cr-Fe多孔材料。通过表征多孔材料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膨胀率、孔结构变化及物相组成研究材料的成孔过程,探讨造孔机理。研究表明其造孔机理为:利用Cr、Fe原子的偏扩散固溶到基体Ni中形成(Ni,Cr,Fe)固溶体,因此可形成无限替代式固溶体,在烧结过程中Fe原子会率先大量的固溶到Ni中,形成(Ni,Fe)固溶体,当温度达到1100℃的时候已反应完全,没有Fe单质存在,随后部分Cr原子进一步固溶到(Ni,Fe)固溶体中,形成(Ni,Cr,Fe)固溶体,一直到1380℃反应完成。最终Cr、Fe原子与Ni完全固溶形成均匀的固溶体。根据孔隙形成速率的不同,可将Ni-Cr-Fe多孔材料孔隙的形成分为两个主要时期:在800℃以下时属于孔隙逐步形成期,开孔隙率在这一时期内达到20%;烧结温度在940℃到1380℃之间属于孔隙急剧增长期,开孔隙率达到32.5%,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孔隙率变化不大。其最大孔径与透气度的变化趋势和开孔隙率的变化一致,达到最终烧结温度时,Ni-Cr-Fe多孔材料的平均孔径为90μm,透气度高达990m3m-2KP-1h-1。阐述了Ni-Cr-Fe多孔材料在600℃、800℃、10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及其氧化机理。采用SEM、XRD及孔径测试仪表征氧化前后材料表面形貌及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在600℃、800℃及1000℃三个氧化温度下,多孔材料的氧化规律均呈抛物线规律;Ni-Cr-Fe多孔材料在600℃及800℃下的氧化产物为NiFe2O4、NiCr2O4、NiO、(Ni,Cr,Fe);而在1000℃下氧化后的最终产物为NiFe2O4、NiCr2O4、NiO。在1000℃下氧化560h后Ni-Cr-Fe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变化很小,表面依然存在丰富的孔隙;Ni-Cr-Fe的氧化产物呈细小颗粒并紧密附着于基体,从而阻止了氧化的进一步发生,呈现出优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通过采用循环伏安法、阴极极化以及交流阻抗谱研究了多孔Ni-Cr-Fe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及其析氢稳定性能。通过在6mol/L KOH的碱性溶液中测量其电化学稳态极化来确定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多孔Ni-Cr-Fe阴极材料在6mol/L KOH中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在高温条件下其Tafel斜率为-130mVdec-1,由此可知电解析氢的反应控制步骤为电化学步骤。室温下的交换电流密度为7x10-4A/cm-2,通过Arrhenius曲线图计算得出析氢激活能约为21KJ/mol。由此表明Ni-Cr-Fe多孔电极的催化活性不仅来自于真实表面积的增大,同时来自于元素间的协同作用。在-1.5V的过电位下析氢8h后,电流密度波动很小,多孔Ni-Cr-Fe电极的表面形态和孔隙结构经长时间电解后依旧没有变化,表明其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采用铸造的方法制备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通过光学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DSC测相变点、形状回复率测试、动态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微观
酚醛树脂(PF)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且发烟量小,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中。随着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酚醛树脂等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烧蚀热防护、制动摩阻、高温粘接等
本文以固态氧化物为原料,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合成了Pb_(0.9)4Sr_(0.06)(Zr_(0.53)Ti_(0.47))O_3+0.1wt%(Ni_2O_3+Cr_2O_3)二元系PZT压电陶瓷,通过对该系统进行Ce、Mn掺杂改性来实现大功率器件对压电陶瓷的应用要求。通过差热(DTA)和热重(TGA)实验对粉体的合成温度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并结合常规
BiFeO_3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铁电和压电性,沉积温度较低(低于600℃),在数据存储和做电子机械系统应用上有很大发展前景。众所周知,BiFeO_3具有高居里点温度(Tc=850℃),所以在薄膜沉积和快速退火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发生老化现象。BiFeO_3薄膜中的老化现象已经被证明与受主缺陷(A2+Fe3+)和氧空位(Vo2)g形成缺陷对(A2+Fe3+)—(VO2-)有关。缺陷对所形成的局部电场阻碍了
陶瓷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等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高科技领域,但韧性低一直是阻碍其进一步应用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如
不锈钢和镍钛合金是常用的根管治疗器械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镍离子和铬离子的溶解析出容易引起患者过敏,甚至可能致癌。避免镍离子和铬离子析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根管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