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违反和社会价值取向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困境是社会交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各方利益矛盾冲突的情境。环境特征、群体特征以及同伴的个体特征及相互作用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合作行为。均等原则是社会困境中人们普遍偏好的决策分配原则之一,而群体中极少数成员违反均等原则和群体中绝大多数成员违反均等原则是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两种情况。社会价值取向是个体行为决策的重要动机因素。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既是对青少年期的延续,又对今后更加成熟的社会交往产生深远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交往同样会面临各种困境形式,不论是学习互助、科研协作还是独具特色的大学寝室文化,都需要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权衡,研究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通过实验室研究的方法,创设某种虚拟的社会困境情境,通过两个实验来研究均等违反人数的多少对社会困境中人们的合作行为的影响,以及面对均等违反和均等违反的不同水平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改变具体的决策规则,提高了社会困境的冲突水平。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社会困境中,群体成员违反均等的信息反馈会影响人们在接下来的群体决策中的合作水平,均等违反后人们的合作水平显著降低。与均等违反人数少的情况相比,均等违反人数多的小组成员对群体决策结果的内归因水平更高。(2)在社会困境中,相比其他价值取向类型,亲社会型价值取向的人的合作水平更高。但是,这种合作水平上的差异在均等违反之后就不存在了。而且与其他价值取向类型相比,亲社会型价值取向的人对他人的合作水平的预期更高。在社会困境中,亲社会型价值取向的人对小组的集体效能感水平无论是在均等违反前还是均等违反后都要显著高于其他价值取向类型的人。(3)与均等违反人数少的情况相比,均等违反人数多的小组成员会体验到更强的消极情绪;面对均等违反现象,与其他价值取向类型的人相比,亲社会型的人体验到的积极情绪更高,消极情绪更低。
其他文献
一九九二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组织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十个县(市、区)与淮阴、徐州、盐城、连云港四市的十个县之间,实行南北挂钩,互派干部对口协作。按照一要扶持,二
政府新闻发布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要保障公民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权以及政治参与的权利。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框定了政府的新闻传播制度,并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为研究工具,以2
对区域交通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源远流长,廓清两者相互关系对区域城镇格局的规划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现实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组织形式。
从1967年第一篇小说《玩笑》到2010年新的随笔集《相遇》的出版,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已经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建立了硕果累累的成就。纵观昆德拉的整个写作生涯,会发现他的
<正>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去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截止1992年底,我国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0791个,协议利用外资11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如水,电,气等各类资源一样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加上移动设备的增多、物联网的普及,新数据的加速度已经接近指数级别。如今,随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在中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从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角度促进教师专
因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都把隐私权确认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保护,国际社会对这一问题也广泛关注,对隐私权的保护呈现出统一化的趋势。而新闻自由是
英国刑法中有这样一句古老的法律格言:无犯意则无犯人,即如果行为人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时不具有犯意(包括既不具有故意也不具有过失),则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就不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