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实证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产性收入是居民通过对财产的处理所获得的收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财产不断积累,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作为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增长的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当前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  财产性收入随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而变化。通过对我国不同收入组和不同地区财产性收入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财产性收入还处在基数小,占比低,发展速度较快的初级阶段。2002年之前,不同收入组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不大,并有缩小的趋势。2002年以后,其差距在迅速扩大,但其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并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当前主要任务仍是如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而通过对财产性收入的结构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主要由利息、股息与红利以及房屋出租收入三大部分组成。不同收入组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变化与不同地区财产性收入的变化十分相似,且与可支配收入存在很强的联系。  拥有财产是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前提,市场环境将影响居民的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渠道,居民的风险意识会影响居民的投资组合。因此,本文将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因素分为居民的财产拥有量、市场环境和风险意识三个大类,采用2002-2010年间各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选取对应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居民的可租赁资产在东部地区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西部地区呈现负相关关系;与货币市场的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仅在西部地区有显著关系;与居民的风险意识呈现负相关关系。  本文借鉴国外财产性收入发展经验,结合实证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提高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可支配收入。第二、继续完善我国的投资市场,根据各投资市场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改善方法也不一样。第三、由于提高财产性收入与提高居民的风险意识存在替代作用,因此,提高居民的风险意识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才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近几年,中国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收入不断攀升,我国房地产事业逐步崛起,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被预期升值,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行投机性的炒作,逐渐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芯片特征尺寸的减小,光刻成像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关键尺寸(CDs)的缩小则产生了更为精确的套刻精度.这些套刻精度在已随着工作台技术和对准系统的改进而得到了满足,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