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更有很多高学历的(包括大学本科)毕业生,这些非本地年轻的知识分子也属于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各个领域内从事各行各业的发展,他们在城市间的流动,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群体——流动人口。随着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对教育问题也开始重视,他们的子女——流动儿童的教育也受到极大的关注。特别是义务教育方面,政府和社会采取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增加使得其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变的日趋严重,实际上,为了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好的义务教育,自2001年5月开始,中央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在2006年6月29日修订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再次明确了要“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的规定,在入学机会上基本实现教育公平,但是在教育教学结果上如何实现公平己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最现实问题。本课题是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政策完善的探究,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滞后令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加强对流动儿童的教育研究,探究政府政策的合理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及对政府政策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有的创新点。在界定流动人口、流动儿童、地方政府现有教育政策的前提下,本文以奉贤区金汇镇的公办中小学为例,对学校中的部分学生、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分析和探讨了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同时从他人的研究和笔者个人实践经验出发,重点分析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如教育公平性理论),并在探讨地方政府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教育影响的同时,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研究经验,提出建立专项小组对流动儿童教育进行研究,政府介入鼓励NGO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废除户籍条件壁垒、消除流动儿童教育的障碍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