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特别是重大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发达国家、城市更是将举办综合性大型体育赛事看成是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然而,赛后相关行业经济衰退,大量体育场馆和设施出现闲置或利用不足成为各主办城市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赛后资产处置及场馆利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2010年举世瞩目的广州亚运会圆满成功地落下帷幕。为了成功地举办该届亚运会,政府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投资。根据《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方案》,2010年广州亚运会新建12个比赛场馆,改造维修58个场馆。广州亚运投资约377.9亿元用于比赛场馆及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在体育场馆及重要配套项目上投资达到60.6亿元。面对巨额投资,亚运会所形成的资产及大量的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管理直接影响后亚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亚运会资产、有形资产的概念、特征等基本属性进行论述,分析亚运有形资产盘活的表现形式,借鉴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后有形资产利用的先进经验,对广州亚运会赛后有形资产的盘活提出设想。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一、广州亚运会有形资产包括通用类、专用类、特殊类等各种物资,具有实物性、时效性、排他性、局限性、来源渠道多、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广州亚运会赛后有形资产盘活的内容主要包括亚运物资及亚运体育场馆两大类。其中赛后及时处置物资是广州亚运会有形资产盘活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功运营亚运场馆是广州亚运会有形资产盘活的核心表现。 二、广州亚运会赛后实物资产应按照有形资产盘活的原则,采取转让、核销处理、有关部门代管、拍卖、捐赠、收藏遗产、资产再投资完善等方式发挥物资的效益,实现其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进行资产处置时要提早成立专门的机构,明确处置方案,选定物资处置实施主体,正确评估资产价值,分阶段进行物资处置。 三、广州亚运会赛后场馆运营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采用集团化管理的模式,由广州市体育部门牵头成立亚运管理集团来运营亚运体育场馆,形成亚运资产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亚运管理集团要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保持人员精简的组织架构,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将职业体育融入场馆运营战略,以经营大型活动为基础,加大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场馆圈”优势,发展周围旅游业,形成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