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尺度的钨锡解耦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钨锡成矿作用的解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钨锡解耦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南岭是世界最大的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尽管钨、锡成矿均与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但钨、锡在同一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矿区不同成矿事件以及同一成矿事件空间分区上均呈现明显的钨锡解耦现象,是开展花岗岩浆作用与钨锡成矿解耦机制的理想场所。成矿带尺度上同一成矿事件的钨锡解耦已开展过初步研究,而区内矿床尺度不同成矿事件对钨、锡成矿的解耦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王仙岭是湘南地区钨、锡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且均与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但在空间上分别与矿区电气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区内各类花岗岩及代表性钨矿和锡矿为解剖对象,系统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了矿区尺度钨锡成矿解耦机制,获得主要认识如下:(1)明确了区内钨锡矿应为晚三叠和晚侏罗两次成矿事件叠加的产物。获得王仙岭中心相中-粗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9+2.5Ma,边缘相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7.8±3.9 Ma;获得区内隐伏于锡矿体之下的黑云母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0±1.3 Ma;获得区内水源山钨矿石英脉型矿石中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Re-Os年龄为为219.5±3.4Ma;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区内钨矿化与王仙岭岩体边缘相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锡矿化则应与隐伏的晚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有关,区内大型钨锡矿应为晚三叠和晚侏罗世两次成矿事件叠加的产物。(2)明确区内电气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均为高分异、还原型花岗岩,尽管黑云母花岗岩显示更多幔源组分的加入,但与成矿有关的两类花岗岩均主要源于区内变质基底;而对比研究两类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发现与钨成矿有关的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锆饱和温度(~750℃)明显低于与锡矿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800℃);结合已有研究,提出花岗岩浆源区组成、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并不是区内矿床尺度钨锡解耦的重要机制,而白云母脱水主导的低温熔融和黑云母脱水主导的高温熔融可能是矿床尺度钨锡解耦的根本原因。(3)基于电气石的Zn/Nb、Co/La与Sn 比值的研究,认为区内电气石花岗岩中的电气石与典型成锡矿花岗岩中的电气石存在明显的不同,指示了电气石花岗岩可能不具备成锡矿的潜力。而矿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云英岩及石英脉中热液电气石的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有效指示热液流体中各类成矿元素的富集及沉淀过程。
其他文献
3-苯丙醇具有花香气味,是制备香料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的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存在产物得率低、生产周期长和环境不友好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构建
四溴双酚A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效率最高的阻燃剂之一。由于四溴双酚A具有亲脂性、低挥发性、低水溶性、难降解性、生物富集性以及持久性,其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对人类
P波接收函数方法是获取地壳内部S波速度结构、探测地震台站下方莫霍面深度及物质成分组成、上地幔不连续面、岩石圈地幔的间断面等的常规方法。但受壳内多次波的影响,P波接收函数中来自岩石圈和软流圈界面(LAB)的Ps转换震相易被淹没。和P波接收函数不同之处,S波接收函数利用的是Sp转换震相,它们的周期较长,频率也较低,虽不能解决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内的精细结构问题,但可以用于研究渐变的转换带结构(不连续界面)
本论文通过敲除膜结合葡萄糖酸脱氢酶(gluconate dehydrogenase,GADH)和2-酮基葡萄糖脱氢酶(2-ketoglucose dehydrogenase,2KGDH)的基因,验证其在变形假单胞菌生物合成2-酮基葡萄糖酸(2-ketogluconic acid,2KGA)中的作用,同时尝试构建以变形假单胞菌为底盘细胞的生产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GA)的工程菌株。G
小鼠Dlk1-Dio3印记基因簇作为一个重要的印记簇,存在于12号染色体末端占基因组区域1Mb左右。含括父本表达蛋白编码基因Dlk1、Rtl1和Dio3,多种母本表达非编码RNA基因,此外还分布着大量的miRNAs及snoRNAs。这一印记基因簇在小鼠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若区域内印记基因发生异常会致使生长发育紊乱,甚至死亡,故对此区域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Dl
目的:对通辽市清真社区、红星社区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了解通辽市社区居民癌症筛查的高风险人数、男女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肺部5个分叶结节分布图等,为城市肺癌防治工作提
在现实生活中的燃烧设备中包含多种燃烧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扩散火焰。与预混火焰相比,前者更容易产生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和碳烟。其中碳烟排放的主要源头是以扩散火焰燃烧形式为主的燃烧设备。扩散火焰结构具有轴对称的特性,所以在对其进行模拟研究时会相对容易些。本文用所选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对高压下的正庚烷/氧气层流扩散火焰进行了模拟,本文所用的计算平台是LaminarSMOKE程序。目前关于正庚烷的
POSS是一类拥有-Si-O-Si-结构单元的含硅材料,具有纳米尺度、有机无机杂化、有机基团和无机骨架可调的特点,常被用作改性剂来优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和介电等性能。随着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热防护涂层材料需要其本身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同时还应兼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针对制约POSS基高性能和高附加值材料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探讨了含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因其具有结构自由性,气体敏感特性,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等特点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材料。为了满足当今时代对于多功能材料的需求,本课题选择铅卤钙钛矿MAPbX_3(X=Br,I)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富胺基团对材料进行改性,为提高在储能电极材料以及光催化降解领域的应用性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MAPbI_3及MAPbBr_3晶体材料,探究了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晶体微观形貌的影
雪峰山地区位于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在构造上属于中上扬子地块,同时也是华南地块的核部。雪峰山陆内构造系统经历过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等,具有复杂的时空结构。雪峰山基底在隆升过程中因重力原因发生滑脱,在研究区内分布多套滑脱地层,后期受南东方向的构造力产生一系列褶皱。由于其复杂的构造样式,长期以来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依托“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