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汤家汇镇祠堂建筑特征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祠堂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是中华民族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作为中国古代保存最多的一类建筑群体,祠堂传达给后人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直接体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族制度、血缘伦理、堪舆风水、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上。祠堂起源于古代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尤其是先祖崇拜。始于周,盛于宋,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祠堂建筑作为传统宗族文化的物质化载体,不仅数量众多,同时分布广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门屋”、“享堂”、“寝殿”三大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具有强烈“礼制”特征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制。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的祠堂建筑。汤家汇镇虽地处丘陵,交通不便,但尤为注重忠孝节义和宗族祠堂的建造,因此汤家汇镇祠堂建筑遗存数量居全县之首。同时,金寨县作为全国第二大将军县,更是赋予了汤家汇镇祠堂建筑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以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为基础,在对祠堂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做了简要概述后,以此为铺垫切入金寨县汤家汇镇祠堂建筑研究。首先对汤家汇镇的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和祠堂遗存现状作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汤家汇镇祠堂建筑在选址、朝向、空间构成、平面形制、立面造型以及装饰等方面的地域特征,以建筑学专业的角度对汤家汇镇祠堂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了较为详尽的剖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在为皖西地区祠堂建筑研究提供新鲜样本的同时,提高社会对汤家汇镇祠堂的关注度,同时为今后皖西地区祠堂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当地地域性建筑设计等方面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启示。
其他文献
西班牙当代建筑呈现多元化,实验性和先锋性的特质,成为国际上越来越受瞩目的一股设计力量。恩里克·米拉利斯是当代西班牙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他的建筑为建筑界带来了惊奇。他的建
建筑的起源与人类的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定居,建筑的历史便从什么时候开始了。从远古时代到当今社会,各种气候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建道路增多,公交线路增加,路况越来越复杂。视残者出行难的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出现“建设越发展,走路越困难”的局面。   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南京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建设也日新月异。从宜居的住居环境,到丰富的商业文化生活,人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丰富。城市的建设者们在规划设计城市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首要表现是城市扩展现象,因此,当前城市用地扩展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银川市作为西北地区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工业化、城
随着世界金融业的飞速发展,现代金融类办公建筑已经成为了人类强烈需求的一大建筑类型。这类结合了传统金融建筑与办公建筑的建筑类型对比于两种既有的建筑类型究竟有何特点?
大多数国家都是在其工业化基本实现经济发展之后走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之路的,我国也不例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面临着农业人口流失、农村社会
本文首先对城镇新区的有关理论、国内外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回顾快速城市化地区城镇新区空间发展历程,阐述新区空间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接着以苏州地区城镇新区为例,总
作为解决当代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矛盾的一种策略,地域性建筑理论起到了一种沟通两者的桥梁作用。它一方面激发了地域建筑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修正性地丰富了现代建筑的内涵。
建筑创作的生命在于创新,居住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有庞大的数量。 本文着重研究我国新兴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居住建筑设计的创新成果。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研以及实证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