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糖·链蛋白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评价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Solanum tubersum)是甘肃省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马铃薯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其中以马铃薯晚疫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植物免疫蛋白质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针对马铃薯植株和病害,测定其对马铃薯试管苗相关指标和马铃薯叶片酶活性,并评价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以期明确该药剂诱导马铃薯抗病效果和机制,为马铃薯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对陇薯9号单独使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浸泡根部后,结果表明,300倍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15 min对植株的生长促进作用较好。腐殖酸水溶肥料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试管苗的处理后,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肥料可促进植株叶片的增加,马铃薯生产中可选用1000倍腐殖酸水溶肥料与300倍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组合。2.本试验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导马铃薯,结果表明,诱导后植株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出现上升趋势,说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但不同浓度及不同抗性品种组合中变化趋势有差异。3.在诱导接菌后5 d,对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进行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感病品种叶片POD和CAT酶活性高于对照,SOD酶活性低于对照,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抗病品种叶片SOD和CAT酶活性高于对照,POD酶活性低于对照,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本试验还得出感病品种诱导接种后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总体高于抗病品种。室内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有预防作用,在施药后4 d防效达到69.49%~92.98%,但在施药8 d防效仅为1.12%~6.40%,在施药12 d后整株发病枯死。4.采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大田马铃薯进行晚疫病的防治,结果表明,晚疫病推迟10 d左右发病,对晚疫病具有预防作用;和杀菌剂配合施药,可以提高化学农药的药效。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汽轮机叶轮受到汽流等激振作用时产生共振现象造成汽轮发电机组动静碰摩等故障,甚至更为严重的机组事故问题,本文基于共振法原理,对汽轮机模拟叶轮进行调频激振,提出
采用模块化的欠驱动手指结构设计,形状记忆合金丝作为驱动器,永磁铁装置提供预拉紧和复位功能,使得SMA驱动器的输出力比弹簧预紧提高了6N以上.通过驱动位移放大滑轮,使SMA驱
传统的TLD目标跟踪算法由于检测区域过大导致检测时间过长,并对相似目标跟踪效果不理想且只能对单个目标快速跟踪.针对这些问题,利用双Kalman滤波加速预测的DKF检测区域优化算法构造了一种检测区域可自适应调整的多目标跟踪算法——TLD-DOMO算法.TLD-DOMO算法的多目标检测器可对各目标的潜在运动范围进行预测,使其检测区域的大小及位置自适应地调整至最佳状态,以此提升对多目标跟踪的精度及效率.
近年来,背包客这一不同于普通游客的新群体悄然兴起,成为都市群体逃离生活的新选择,背包客属于一种亚文化群体,相比主流群体,其社会认同程度不高,身份认同危机时刻存在,且时刻发生着。同时,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新媒体平台迅速增多和发展,比如微博、微信、抖音、豆瓣等,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无意间将背包客身份认同危机进行了放大。但是,背包客意识到新媒体对每个用户的“赋权”,转而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构建身份认同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