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Solanum tubersum)是甘肃省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马铃薯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其中以马铃薯晚疫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利用植物免疫蛋白质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针对马铃薯植株和病害,测定其对马铃薯试管苗相关指标和马铃薯叶片酶活性,并评价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以期明确该药剂诱导马铃薯抗病效果和机制,为马铃薯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对陇薯9号单独使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浸泡根部后,结果表明,300倍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15 min对植株的生长促进作用较好。腐殖酸水溶肥料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试管苗的处理后,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肥料可促进植株叶片的增加,马铃薯生产中可选用1000倍腐殖酸水溶肥料与300倍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组合。2.本试验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导马铃薯,结果表明,诱导后植株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出现上升趋势,说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增强植株的抗病性,但不同浓度及不同抗性品种组合中变化趋势有差异。3.在诱导接菌后5 d,对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进行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来看,感病品种叶片POD和CAT酶活性高于对照,SOD酶活性低于对照,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抗病品种叶片SOD和CAT酶活性高于对照,POD酶活性低于对照,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本试验还得出感病品种诱导接种后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总体高于抗病品种。室内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有预防作用,在施药后4 d防效达到69.49%~92.98%,但在施药8 d防效仅为1.12%~6.40%,在施药12 d后整株发病枯死。4.采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大田马铃薯进行晚疫病的防治,结果表明,晚疫病推迟10 d左右发病,对晚疫病具有预防作用;和杀菌剂配合施药,可以提高化学农药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