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气候效应的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商品化以来,高层居住区在城市建设中的比例与日俱增,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集中区域,其在解决人口膨胀、用地紧缺问题的同时,内部微气候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关注点。在追求生态宜居的今天,从居住区微气候角度和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出发,提升居住区环境品质,营造舒适的户外空间,已经成为使用者和建设者共同的迫切需求。以此为基础的居住区微气候研究不仅可以为居住区环境舒适度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而且对于改善人与城市的关系、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国内,居住区微气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哈尔滨、南京等经济发达、气候特点明显且有相应科研水平的城市。对于地处寒冷地区与夏热冬冷地区过渡地带的城市-郑州,数据收集和理论研究还不完善,仅有的研究也多集中在绿地布局等方面,考虑的只是后期对住区微气候的改善,鲜有关注从初始设计阶段介入的居住区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关注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改变对内部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文献搜集及整理,对气候特征、舒适度评价指标和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概念进行梳理,确定研究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郑州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选定急需改善环境状况的冬季作为主要研究季节,统计住区数据信息,将空间形态各控制因素分类,提取能够代表郑州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的标准模型。其次,校验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的适用性,并利用软件进行居住区建筑布局与组合方式、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和居住区开放空间方位等空间形态控制因素的量变模拟研究,结合室外舒适度评价指标(PET),定量分析高层居住区不同空间形态的变化对住区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影响,明晰住区微气候效应的作用原理。最后,提出居住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微气候环境的改善提供设计层面的指导。论文归纳整理出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变化下的标准模型,论证了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在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上的作用,提出从设计初始阶段开始关注居住区户外微气候及舒适度对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布局(纵墙错列布置)、建筑高度(低高度)和恰当布置居住区开放空间(住区东侧布置)能够提高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整体舒适度,建筑间距的改变能够影响居住区局部微气候环境,但对整体舒适度的提升作用不大。实际案例的验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说明了通过空间形态的调整来提高郑州地区高层居住区户外微气候及舒适度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10年前各种彩电品牌风起云涌,但是10年后我们发现,—方面很多企业消亡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壮大了,海尔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濒临倒闭的家电厂发展到现在年经营额达1034亿元的跨国
科学概念的学习是一种思维加工,是学生对自己思维进行监控、调节、评价的过程。而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自我提问就是一种监控策略,正是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巨大
摘 要: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训教学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关键场所,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确保实训教学质量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护理实训室;实训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一、护理实训教学现存的问题  1.实训内容滞后于临床  临床知识与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而护理实训教学通常以传统的方法为主。有些传统的方法由于存在一些弊端,临床
当前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保有量与车位现有量之间的增长速度与供需关系愈发不匹配,逐渐导致了城市“停车难”、“泊车乱”的现状。特别是关于路边停车的临时停车位,车位
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创新教学理念,引进新方法。先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及其优势,然后从观念创新、师生地位、信息技术、教学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一个世纪,它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得到了质的意义上的修正,"单独二孩"政策即将落实到千家万户。人口发展关乎国家命脉,决定人口发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