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雨截留是一个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过程,直接关系到降雨的分配及植物对水分的利用。试验从叶片的角度分析草坪植被冠层对降雨的截留;根据叶片的特性对叶片截留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植被冠层截留的影响;将微观、宏观观察相结合,分析影响降雨截留的各因素。试验主要通过称重法研究了几种冷季型草坪草叶片对水分截留、吸收与散失过程中叶片水分的动态变化;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叶片的解剖结构观察研究叶片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对水分的吸收与散失过程均表现为试验前期叶片含水量均增长迅速,后期均增长缓慢至稳定。叶片饱和含水量随着比叶面积的升高而直线升高。叶片细胞壁含量: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角质层厚度:高羊茅>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叶片角度和叶片面积4个试验因素中,叶片面积对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3种草坪草叶片截留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降雨时间;3种植物叶片的截留量达到最大时,叶片角度处于最低水平,叶面积处于最高水平。通过回归方程的检验证实了降雨强度、降雨时间、叶片角度和叶片面积4个因子对叶片截留量有显著影响。在降雨强度为25mm/h时,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的降雨截留量和吸收量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降雨吸收量随着降雨截留量的增大而直线增大。在不同植株密度条件下,2种草坪草降雨截留量和降雨吸收量随着植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降雨吸收量随着降雨截留量的增大而直线增大。草地早熟禾枯草层、紫羊茅(Festuca rubra L.)枯草层的含水量随水分下渗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试验前期枯草层含水量降低迅速,后期降低缓慢至稳定。降水量越大,水分下渗速度越快,下渗的最终深度也越大。无枯草层覆盖、草地早熟禾枯草层、紫羊茅枯草层3个处理的产生径流时所耗水量、所需时间以及水分下渗深度差异极显著。土壤水分蒸发过程中,紫羊茅枯草层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始终高于其他两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