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情景喜剧,作为现代流行的跨文化交流媒介,自身的幽默元素却为这场“文化之旅”带来了难度,尤其是双关语,在过去更被大部分翻译家定义为不可译或难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译者灵活的尝试促成了译语观众对剧中幽默的理解,使英汉文化的不可译性转变为可译性。目前,我国对英语情景喜剧的译制主要分为字幕制和配音制。本研究将透过对比美国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的两个译制,分析比利时学家Dirk Delabastita双关语翻译理论在此情景喜剧翻译中的适用性。在过去,该理论只用在文学翻译上,本研究将尝试搭建此文学翻译理论与影视翻译的桥梁,希望能为影视翻译研究、幽默研究、双关语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作出贡献。本论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扼要介绍研究对象《成长的烦恼》,交代影视翻译研究现状和影视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关联性,以及描述本研究的目的、范围与方法。第二章是情景喜剧特点和翻译考虑因素,会对情景喜剧的言语幽默和非言语幽默进行区分,并剖析字幕译制与配音译制的异同,以及两者为喜剧翻译带来的各种制约因素。第三章侧重介绍Delabastita的双关语翻译理论的十种翻译策略,然后在这基础上,审视该理论对英汉翻译的适用性。第四章是译例研究,旨在通过配对《成长的烦恼》两种译制与上述的十种翻译策略,从中归纳Delabastita理论对该剧翻译的适用性,并分析非言语幽默在此翻译过程中的制约性与补充性。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包括研究结果综述与可延伸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