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各国为配合其能源发展战略,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重大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伴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该产业中,并且其发展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尤其是企业绩效会受到有关产业政策的影响。然而,可再生能源高居不下的单位发电成本和前期的大规模基础投资,使得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而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税收激励、财政补贴、信贷扶持、价格激励、科研和产业支持等一系列政策组合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同样,对于中国来说,为缓解目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也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然而,近几年,受国际市场萎缩、政策急刹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波动显著,尤其是对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作为初期市场竞争力较弱,且战略性显著地产业,相关政策的有效性、稳定性和长效性十分重要。其中,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是未来政策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也是相关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参考依据。然而这一领域目前缺乏相应的定量研究与分类分析,因此更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基于当前国内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并结合国外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实施有效性等的研究,依托中国31个省市地区2006-2012年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情况和产业、企业发展数据,解析不同区域政策差异及其原因,通过对区域政策实施时间和激励强度差异对当地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尝试对现有政策组合进行剥离和独立分析,以实现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的定量评价。本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1章引言,介绍探讨了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2章文献综述,在从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机理与政府角色等方面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与企业绩效角度整理归纳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随后又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等进行了文献归纳与梳理;第3章基于各主要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实施地区及主要风电企业所在地区,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区域差异及其原因解析,从而为下一部分关于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与企业绩效方面有效性的分析奠定基础。该部分通过数据选取、相关变量设定和模型选择等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区域差异性进行解析;第4章对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产业发展与企业绩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本部分介绍了研究设计(变量设计、数据检验与模型选择)及实证结果分析;第5章结论与展望,基于第3章和第4章的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与讨论,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改进的方向。本文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中国各区域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地可再生能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政策规划、费用分摊和标杆上网电价三个政策领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第二,从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上来看,政策规划、费用分摊和标杆上网电价三项政策在产业发展与企业绩效方面的有效性表现出差异性。其中,费用分摊对风电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政策规划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标杆上网电价对二者同时产生影响。第三,与国外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有效性比较。国内关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类激励政策的实施效应与国外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绿色电源选项两种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相似性,这类政策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另外,在有关电价方面的政策,国内的标杆上网电价和国外的固定电价等均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进而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结论的分析,本文从产业层面与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未来改进思路。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基于区域差异性及其它影响因素下提出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细分与完善思路,同时对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从有效性到长效性的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在企业层面上,本文基于外部因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政策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并为企业改善绩效管理提供一定指导与建议。基于对以上的分析,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1)本文基于省际差异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在产业层面与企业绩效层面的有效性的定量分析,而之前的国内研究更多地从关注于国外政策的梳理、分析与借鉴,以理论分析和定性研究为主,虽然近几年也出现对于可再生能源政策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和有效性的模拟分析,但仍缺乏评价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本文运用概率预测,解释了省际可再生能源政策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Binary logit模型,运用Stata12.0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Tobit回归分析,以研究不同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实施有效性。(3)本文从政策细分和政策长效性两个角度,提出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改进思路,同时在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对企业绩效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改善绩效管理的建议,并为企业制定相关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与指导。另外,本文也可能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择以政策规划、费用分摊和标杆上网电价三项可再生能源政策,其他可再生能源政策未考虑到。此外,在对有些变量测量上,由于数据的限制,例如,关于风能资源禀赋的测量,本文将其看作常量,这可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本文采用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会影响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