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珠三角产业转移及承接力管理探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u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广东省启动“双转移”战略,经过6年多的实践探索,产业转移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既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的提升发展,又推动了粤东、西、北地区的跨越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然而,许多珠三角地方政府把“共建”当“扶贫”,并没有分享“双转移红利”的想法。由于地区间的利益分配机制还未建立,造成产业转出地积极性还不太高。有的两地合作仅仅是“名义上的”,产业转出地不投入资金,也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和义务。现有的行政壁垒,依然对产业转移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干扰。有部分转出方基于担心削弱自身经济实力等原因导致的观望情绪,“双转移”中存在“一头冷一头热”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协同理论视角下针对珠三角产业转移及承接力的管理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综合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区域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围绕以珠三角产业转移及承接力的协同管理作为重点展开研究:第一,在综合国内外产业转移及其协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归纳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二,分析珠三角产业转移双方面临主要困难及其主要原因。主要挑明珠三角产业转移遇到的困难,包括转出地政府、企业推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不高,产业转入地用地难、资金难、招商难等问题。第三,建立珠三角产业转移协同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四,对广东省内产业转移双方协同管理的动力模型与机制研究。这部分主要从理论上通过协同管理的动力学分析、区域协同管理中的作用力分析、区域经济协同管理的动力模型分析进而提出产业转移协同管理机制。第五,对广东省内产业转移进行协同效应分析。主要对是区际产业转移协同效应的促进因素分析与广东省内产业转移动因与效应分析。第六,广东产业转移承接力研究,包括对广东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分析以及如何破解的研究。第七,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综合协同效应和整体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主要从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确定产业转移双方的工作重点以及建立完善产业协作体系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寻找转出力和承接力之间的利益均衡点及产业对接点,引导建立并完善产业协同管理的内部组织和运行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动静脉内瘘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前臂多次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条件差无法行桡动脉-头静脉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8例,经术前多普
目的 应用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检测血液制品纯度。方法 采用意大利INTERLAB公司的Micro-tech 648PC测定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纯度值。结果 用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检测人血白蛋
<正>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itic syndrome,RNS)是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在应用激素规范治疗后病情不能缓解,或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的病例[1]。因蛋白尿持
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审计制度,在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审计工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
日语中有许多句末的表达从语法形态来看是否定的,而整句话表达的意思却是肯定的,这种否定表达形式可以让说话人的态度变得柔和,让谈话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是日本人独特的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无论在思想史中还是对于当代政治而言都有着无与比拟的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挖掘并整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政治思想对于解决诸多实际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Cyber Physical Systems)是将信息、物理世界和控制过程集成在一起的多维综合型系统,能够为大型工程系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和实时监控。CPS系统是一个
农村教师培训是整个教师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已经注重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教师进行不同的指导,但仍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培训形式过于简单。
中国加入WTO已有10多年,贸易壁垒正在逐步缩小,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替代品繁多,不同企业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后,东莞这个以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极其宝贵的资源,经过时间的漫长积淀,当中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均质化空间正慢慢在侵蚀着城市区域性肌理。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