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组织调控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电磁屏蔽和阻尼性能优异、机械加工及回收容易等优点,并且镁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但是镁合金存在弹性模量低、强度低、耐磨及耐高温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和范围;同时,镁及镁合金在凝固温度以下至室温之间没有相变发生,且合金元素的固溶度低,即使采用时效强化,其效果也甚微。采用在镁合金中引入其它增强相的复合强化技术是改善镁合金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反应自生增强相具有热力学稳定性高,界面洁净以及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采用反应自生复合强化技术制备镁基复合材料存在有效反应体系缺乏的不足;此外,反应自生增强相形成和长大受增强相自身性质、基体成分以及合成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增强相可能具有尺寸粗大、形态及分布不均匀等缺点,这些因素抑制了复合效应。为了开发新型反应自生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以及对反应自生增强相的尺寸和形态进行调控,根据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原理,本文研究了固相陶瓷与二元合金熔体之间的粘着功和润湿性,研究了形成增强相的有效反应体系以及多元体系中合金元素对反应自生增强相形成的影响规律,进而设计了反应自生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镁基材料在复合过程中相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反应自生增强相的尺寸、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控制。通过将合金元素对反应自生增强相形成影响的理论预测与复合工艺相结合,提出一种控制形核长大型增强相尺寸的方法。同时,本文还研究了通过挤压加工对复合材料微结构进行优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文建立了固相陶瓷与合金熔体之间固液粘着功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可计算固相陶瓷与二元合金熔体之间粘着功随合金成分变化的关系。该模型克服了常规粘着功研究中过多依赖大量昂贵实验测量的缺点,为根据单组元的物理特性参数从理论上预测体系固液粘着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采用该模型计算了9种固相陶瓷与二元合金熔体的固液粘着功,与已有文献数值符合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把该模型与合金熔体表面张力的理论计算相结合,预测了常用陶瓷增强相与Mg-X(X为合金元素)合金熔体之间的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Si3N4陶瓷相与Mg合金熔体之间的润湿性较好,AlN陶瓷相与纯Mg熔体之间的润湿性差,但可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Al)显著提高AlN陶瓷相与Mg合金熔体之间的润湿性。综合考虑反应添加物以及常用增强相与金属合金熔体之间的润湿性,以及有效反应体系和工程常用镁合金的特性,本文设计了采用Si3N4颗粒作为反应添加物、采用AZ91作为基体合金,反应自生AlN和Mg2S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优化和确定了反应自生增强相的合成条件,并研究了反应添加物加入方式、表面预处理、搅拌桨叶片形状、搅拌方式以及熔化条件等因素对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结构的影响,制定了可控制Mg2Si增强相颗粒尺寸的复合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制定的复合工艺,成功制备了增强相颗粒均匀分布的镁基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复合材料合成过程中相演变规律和反应自生增强相的形成机制,研究了控制增强相颗粒尺寸和形状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原料Si3N4颗粒的尺寸可有效降低反应自生AlN增强相颗粒的尺寸;通过添加合金元素控制Mg2Si增强相在熔体中的形核和长大,可以控制Mg2Si增强相颗粒的尺寸;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凝固冷却速率,可使Mg2Si增强相颗粒的多边形边角发生钝化。基于增强相的形成机制,考虑添加合金元素对反应自生增强相形核和长大的影响,并结合复合工艺,提出一种控制形核长大型增强相尺寸的方法。采用此方法研究了常用合金元素对Mg2Si增强相形成的影响。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合金元素Ti、V、Mo、Cr、Fe和Mn的添加能阻止Mg2Si颗粒的形核同时促进其生长,其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合金元素Ge、Sn、Cu和Zn的添加能促进Mg2Si颗粒的形核同时阻碍其生长,其影响作用依次减弱。实验研究了添加合金元素Ti对Mg2Si颗粒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Ti的添加可以阻止Mg2Si颗粒在浇铸凝固之前形核,减少了粗大Mg2Si颗粒的尺寸和数量;同时Ti的添加稍微增大了浇铸凝固过程中形成的Mg2Si颗粒尺寸。基于高温压缩实验,构建了(AlN+Mg2Si)/Mg复合材料的加工图和激活能图,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高温形变行为。研究获得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区域以及加工失稳区,据此制定了挤压加工工艺参数。通过挤压加工降低了复合材料气孔等铸造缺陷,并使增强相颗粒分布更均匀,优化了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增强相调控、微结构优化等对复合材料室温和高温压缩性能,高温蠕变性能以及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挤压加工优化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压缩性能;增强相AlN和Mg2Si颗粒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抗高温蠕变性能;室温下低应变振幅范围内,具有大尺寸Mg2Si增强相的(AlN+Mg2Si)/Mg复合材料表现出更高的阻尼性能,随着应变振幅和振动频率的提高,具有小尺寸Mg2Si增强相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阻尼性能。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胃切除手术。1994年Ohgami等首先报道
在传统的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设置上的滞后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各高校转型契机的来临,艺术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
1.总体情况机械加工中常遇到一些套类零件,零件小且壁薄、加工精度高。现就一典型工件进行分析(见图1)。常规的加工方法有以下三种。(1)直接夹持外圆一端磨削另一端。这种加工方
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一个成熟的会展活动不再是与会、参展和旅行的简单叠加,而是旅游业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作支撑,使会展业和
目的:本研究利用乳化法制备出水包油型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s of Maize Plumule, EMP)霜剂,并考察其稳定性、安全性和药效性,以期为EMP在美容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移动设备(PDA、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等)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GIS技术的应用逐步进入到了后PC阶段。同时,GPS导航系统也得到了
我国采用行政区划对城市进行分级管理,不同行政级别的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呈现差异,以建成区绿地率为研究指标将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差异定量化,对统筹全国城市绿地建
本文以1988年TM,2000年ETM+和2006年SPOT5影像作为信息源,结合地学信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对遥感图像进行图像融合、波段组合、几何校正、正射校正等预处
低维纳米材料具有一些新奇的电学、光学、磁学和化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催化剂、吸附剂和选择分离等诸多重要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比,基于阴离子交换膜的碱性燃料电池具有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电极反应速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开发出一种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