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翘翘板——幼儿元认知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具有认知能力,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同意的一个不争事实,而幼儿是否具有元认知能力,具有怎样的元认知能力,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看法。 研究界对幼儿元认知一直持相对否定的态度,而幼儿自身则持一种相对高估的态度,在这架智慧发展的翘翘板上,极端的不平衡一直存在 本研究以“幼儿具有元认知能力”这个假设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活动设计、临床法、微发生法等,通过量的分析和质的描述勾画了幼儿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大致轮廓,力求在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之间寻找到一个对话的空间。 弗拉维尔认为,所谓元认知即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在本研究中幼儿元认知是指幼儿在认知活动中,对自身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伴随的情境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调节。这里包含两种状态,一是幼儿元认知的静态表现,如幼儿元认知知识的积累;一是幼儿元认知的动态过程,如幼儿元认知调节的自我计划、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这里还包括幼儿元认知调节的两大方面,一是过程元认知调节,即对认知过程,如计划、执行、评价的调节;一是情境元认知调节,即对与认知过程相伴随的情境认知,如物理的空间认知,社会的自我、同伴、教师等人际情境认知的调节。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调节共同构成了幼儿元认知的三个要素,其中元认知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元认知体验的转化是中介,元认知调节的发展是关键。 量的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幼儿在元认知能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性别不影响幼儿元认知的发展,年龄是影响幼儿元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无论是幼儿元认知知识的积累、元认知体验的丰富还是元认知调节能力的发展,5岁都是一个关键年龄。一直到6岁,幼儿元认知的策略调节能力才逐渐地发展起来,但研究也表明,5岁也是幼儿问题意识、策略意识比较薄弱的一个年龄段。 质的描述表明,幼儿积累了一些关于个体元认知的有关知识,但对自己是如何掌握这种知识的不甚了了;他们具备了一些元认知策略,但常会产生缺失和利用缺失;他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困难的意识性和主动提问的意识性相对较弱,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自己在认知活动中的情绪体验越来越表现出一种辩证取向。在元认知调节中,幼儿的自我计划的合理性、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和自我评价的完善性正不断的发展,幼儿对自身的言语调节、对情境认知的调节表现突出,策略调节常常表现不足,自我评价表现出内隐自尊的倾向。 幼儿元认知的发展有两个关键年龄,早期是18个月左右,幼儿期约5岁左右。幼儿元认知的发展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即情境性、差异性(风格差异性、领域差异性和年龄差异性)、局部性、可变性、选择性和依赖自我中心言语的调节。幼儿元认知发展具有以下一些趋势:元认知知识从贫乏走向丰富、元认知体验从肤浅走向深刻、元认知计划从随意走向有意、元认知策略从无效走向有效、元认知调节从他控走向自控、元认知评价从绝对、笼统、定性走向相对、细致、定量。 幼儿元认知能力具有可变性,如果从宏观上形成一个过程、动态、发展式的研究眼光,从中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从微观上不断地增进幼儿元认知策略知识的积累,幼儿元认知能力会不断得到促进,我们在幼儿园所做的短期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创造幼儿元认知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就是在为幼儿创造元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展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和决策。其中中西部地区
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作为气象资料提取的最重要的系统,是进行准确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航班计划的制定、 起飞、 航行和降落.本文宏观上从民航气象数据库系
学位
重复知盲(repetition blindness)是指在快速呈现一系列刺激时,被试通常会看不见或不能报告出其中重复刺激的现象。研究介绍了与言语有关的重复知盲现象,当前对该现象的一些解
当前比较成熟的词切分阅读的眼动研究都集中在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留学生的认知研究中,现有眼动模型的建立都基于拼音文字的研究,而民族语言与汉语的眼动研究相对较少,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