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中心型轨交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城轨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地铁作为城市中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的高速捷运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开发时序不同步、运营管理权属不统一等问题,造成城市中心区内站点出入口的布局、功能设计与城市空间相脱节。如何在轨道交通带动沿线土地增值的同时,实现城市空间对轨道交通的“反哺”,实现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建设。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选取位于城市中心区内商业中心型站点出入口为研究对象,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站点出入口布局两大方面对商业中心型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做出研究。论文运用文献搜集法、实地调研法及大数据背景下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方法,通过调研,系统分析了商业中心型站点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一体化设计理论研究,构建方法框架,形成“一个目标,两个对象,四个层级,八大元素,四大原则及提出一体化策略”的研究思路,整合影响要素,针对现存的问题分类讨论一体化设计策略。论文主要从在出入口整体布局、交通流线、城市开敞空间和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入手,并根据每个方面典型特征进行研究。基于对其影响要素的分析,针对站点出入口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的现存问题提出“1+3”的一体化策略。首先,在站点出入口布局方面,由于受出入口数量及通道长度限制,站点覆盖服务范围有限,直达率低;提出通过增设出入口数量,构建多层级“树形”地下通道结构,改善出入口朝向的设计策略,从出入口本身出发优化其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为实现与城市空间一体化设计打下基础。其次,在与城市交通系统接驳方面,站点出入口核心区内动线系统不完整、中心区内接驳设施不完善,“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集散效率低下;提出建立网络化的慢行系统以保证出入口影响域下客流的合理集散,规范各类接驳设施模式及距离的设计策略,实现出入口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衔接架构。接着,在与城市开敞空间关系方面,站点出入口对周边优质景观及公共开敞空间资源利用不充分,缺乏有机融合;提出从城市广场和城市公园两个角度,规范空间营造模式和尺度,重视对城市优质节点空间的利用,改善站点出入口周边景观要素的设计及配置的相关策略,提高出入口与城市开敞空间一体化融合程度。最后,在与建筑空间关系方面,站点通道与周边地下建筑空间相互隔离,缺乏有效连接和互动;连接通道形式单一,开发不充分;提出注重与城市地下、地上空间的合理连接,注重通道空间的开发模式多样化等一体化设计策略。最后将本文提出的设计策略应用于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沙坪坝站2号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一体化设计之中。
其他文献
"绿满荆楚行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围绕实现绿色全覆盖目标,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全面深化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绿满荆楚"
目的本研究利用多导睡眠监测对青少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进行评估,并通过一系列量表评估临床症状,探讨其与正常青少年的睡眠特征是否存在差异及睡眠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通过MINI行结构化临床会晤,按照DSM-5中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共入组31名青少年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和29名健康青少年。对受试者进行情绪、睡眠等相关量表评估及多导睡眠监测对睡眠特征进行评估。利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以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为背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首先介绍融资融券业务的内涵,其次将VAR方法应用于该业务的风险控制,介绍了用
<正> 德教是由上个世纪的中叶,从中国东南沿海传至东南亚,在东南亚华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兴的民间宗教。它已接近成型,有自己的教主、神灵系统、教义、经典;有自己独特的宗
试论东南亚华人宗教的基本特质张禹东东南亚华人总数约2000万人,占东南亚人口总数的5%,占海外华人总数的80%,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作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华人及其文化在东南亚经济社
目的探讨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2014)》管理模式下,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2 h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
为适应现代企业工会管理要求,实现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优化流程,强化内管,防范风险,提高效率,需要建立杭州烟草地区信息化、一体化的工会管理体系。我们通过与杭州诚品软件开发公司
二氧化钛(TiO2)是具有优异光学和光化学性能的半导体化合物。调控TiO2的结构形貌、将纳米TiO2与其它半导体复合形成异质结和表面沉积贵金属是提高纳米TiO2量子化效率、拓展TiO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源于矿产资源。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却要消耗巨大
中国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线是其中最基本的绘画表现语言。本文以线作为研究对象,从学习和探索的角度分析传统绘画中线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代名家的作品来阐释线的内涵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