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壳聚糖基海绵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润湿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性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特殊润湿性的界面材料,如超疏水-超亲油、超亲水-超疏油、不对称润湿性以及刺激响应性等特殊润湿性表面,在油水分离、生物传感器、微流体传输、智能开关以及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表面润湿性由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共同决定,因此,寻求一种简便的方法或工艺改变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实现其特殊润湿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选取原料来源丰富且可生物自降解的天然有机材料壳聚糖作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以及表面改性方法获得具有不同特殊润湿性的壳聚糖基海绵材料,研究改性前后海绵表面润湿性的变化以及特殊润湿性的产生与表面组分的关系,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了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弹性壳聚糖基海绵,通过低表面能物质正十八硫醇进行表面修饰使海绵由超亲水-超亲油转变为超疏水-超亲油。研究了交联剂的用量对海绵溶胀性、多孔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超疏水-超亲油弹性壳聚糖海绵的吸油性能及循环再生性能。结果表明,适度的交联有利于材料多孔性及力学性能的提高,弹性海绵的最大吸油容量可达到自身重量的60倍,对水包油型乳液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并且材料可多次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2.选取商品化的三聚氰胺泡沫为底材,采用浸涂法制备得到了超亲水-疏油性Fe304/壳聚糖/三聚氰胺磁性海绵。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AT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海绵表面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海绵特殊润湿性的形成机理。另外,研究了该磁性海绵对油水混合物的选择性吸附能力和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水接触表面时,水分子诱导的重排以及微结构引起的三维毛细作用使得海绵表现出亲水性,当非极性的油类化合物接触海绵表面时,含氟组分在表面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表面疏油的主要原因。该海绵可快速把油中水类污染物选择性吸附,并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性能。3.以壳聚糖和淀粉作为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得到了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壳聚糖/淀粉复合海绵,通过低表面能物质硬脂酸进行表面修饰使海绵由两面超亲水转变为一面疏水一面亲水的不对称润湿性海绵。研究了淀粉的加入量对海绵不对称润湿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对称润湿性海绵对细菌的渗透性及粘附性。结果表明,淀粉的加入有利于不对称润湿性的形成,且随着淀粉量的增加海绵亲水面的吸水速率增加。细菌实验结果表明该海绵疏水的一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抗渗透性和抗粘附性,具有作为医用伤口敷料的潜在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文以L-乳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L-丙交酯,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寡聚乳酸(OLL),开发了OLL改性葡聚糖(Dex)的两条工艺路线,考察得到的DexOLL材料形成的双水相的性质及模型蛋白在其
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 GAB A)是一种以自由态形式存在的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GAB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血压、预防癫痫、改善睡眠、抗抑郁、镇静安神、促进激素分泌和保肝利肾等,其制备和应用广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 GAD; EC 4.1.1.15)催化L-谷氨酸脱
磷、钾作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生命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多氮少磷缺钾的现象严重,使化肥工业受到资源限制,极大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同时,我国磷矿大
目的:大麻类植物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成瘾性植物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分离出了大麻的活性成分—△9-四氢大麻酚(△9-THC)。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体内存在两种内源性大麻素物质:N-花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中的某些亚型引起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性败血症的传染性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