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地区含钾中低品位磷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钾作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农作物的生命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多氮少磷缺钾的现象严重,使化肥工业受到资源限制,极大制约了我国农业发展。同时,我国磷矿大多是中低品位磷矿或共生矿,开发利用上存在较大的技术难题。我国储有大量的中低品位磷矿和难溶性钾矿,大力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促进我国化肥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宜昌地区拥有丰富的含钾磷矿,此含钾磷矿具有磷钾伴随而生的特性,磷、钾资源可进行综合回收,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对我国含钾磷矿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宜昌地区含钾中低品位磷矿的矿物组成、形貌、粒度及嵌布特征进行了研究,而后基于矿石特性,进行了浮选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此含钾中低品位磷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为胶磷矿、钾长石,脉石矿物为石英、白云石及黄铁矿。其中有用组分P2O5含量为20.92%,K2O含量为4.59%。矿石中胶磷矿为隐晶质集合体呈纹层状分布;长石多呈不规则粒状结构,部分为板状晶体形态,大部分次生成绢云母呈微细鳞片状结构;石英呈不规则粒状结构零散分布。(2)在磨矿细度-0.074 mm 93.64%,药剂用量为碳酸钠6 kg/t、水玻璃3 kg/t、TSM-46 1.8 kg/t,浮选时间5 min,浮选温度20±1℃时,经过一次粗选,P2O5品位由20.92%提升至27.72%。通过精选、扫选实验进一步富集磷、钾后,得到精矿P2O5品位31.84%、P2O5回收率70.53%,尾矿K2O品位9.53%、K2O回收率52.80%的选矿指标。(3)对原矿及浮选后的矿样进行粒度筛析,发现在相同的浮选工艺参数下,浮选后的磷精矿和钾精矿中,矿物粒级越细,浮选回收率越高;不同粒级矿物的磷精矿、钾精矿与原矿的回收率无明显差异。对比粗粒级物料和细粒级物料的磷精矿、钾精矿品位发现,分选效果随着物料粒级的增大而变差。(4)以单矿物浮选实验为依据,对浮磷后的K2O品位为9.41%的钾精矿(即磷尾矿)进行浮选实验,在pH值约为2,十二胺浓度为3×10-4 mol/L时K2O品位提升至10.94%,游离的石英降至4.76%;pH值约为8,N-十二烷基-1,3-丙二胺浓度为4×10-4mol/L时K2O品位提升至10.53%,游离的石英降至2.57%。两种捕收剂基本能除去钾精矿中的石英。(5)经分析,造成脱硅实验后精矿中K2O回收率较低、尾矿中K2O品位较高的原因可能有如下三点:第一,由于胺类捕收剂主要以静电力作用于矿物表面,而长石石英表面电荷机理基本相同,仅靠物理吸附为主的胺类捕收剂,可能会因缺乏选择性而分离效果较差;第二,实际入选矿物中含大量泥质及铁质杂质,长石大多被绢云母交代,而强酸性条件下会优先浮选出云母,因此造成精矿中杂质较多而K2O含量低;第三,实际入选矿物中细粒级长石含量较多,而细粒级长石会吸附在粗粒级石英表面,使浮选尾矿中含有细粒级长石,造成尾矿中K2O含量较高。
其他文献
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的健康,且对水溶液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所共同关心重点的焦点。因此,寻找一种能快速、灵敏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方法是所有研究者的共同目标。用于检测重金属离子有很多的方法,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研究方法。在电化学分析中,近年来纳米复合材料多用来作为电极的修饰材料,表现出优越的电化学性质。主要是因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结合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与功能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利用
磷元素不论是对于人体还是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在很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磷矿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矿产资源,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磷矿是磷灰石,磷矿从
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CVOCs)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毒性、持久性的空气污染物。所以,开发可行的处理CVOCs技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催化燃烧法以其操作温度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是人们消除CVOCs的首选技术之一。在众多催化剂中,MnO_x催化剂由于其高氧化还原能力及无毒等优点而成为催化燃烧CVOCs的研究热点。此外,负载型的MnO_x催化剂,尤其是MnO_x/CeO_2催化剂在
本文以L-乳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L-丙交酯,L-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寡聚乳酸(OLL),开发了OLL改性葡聚糖(Dex)的两条工艺路线,考察得到的DexOLL材料形成的双水相的性质及模型蛋白在其
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 GAB A)是一种以自由态形式存在的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传递物质。GAB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血压、预防癫痫、改善睡眠、抗抑郁、镇静安神、促进激素分泌和保肝利肾等,其制备和应用广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 GAD; EC 4.1.1.15)催化L-谷氨酸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