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论述,为了提高地处寒地的黑龙江地区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以5个熟期不同的品种为试材,就品种熟期、基本苗数、施氮量及不同生育期氮素分配比例为变量,进行了历时两年的肥密因素对寒地水稻群体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地稻作区应用早熟品种,以中上水平的施氮量,可以获得高产。其获得高产的概率超过中熟品种及中晚熟品种。产量构成诸因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穗粒数,因此,高产栽培的关键首先是保证单位面积穗数,在此基础上兼顾每穗粒数。
其他文献
为了从大酱中筛选出对植物病原菌具有高效广谱抑菌性的芽孢杆菌,从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四个省份收集的69种大酱中分离出228株菌株,以期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为植物生物防
小麦淀粉粒是淀粉在胚乳中的主在存在形式,对淀粉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花后渍水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态逆境,小麦籽粒中强、弱势粒的差异对产量和品质也有着一定的影
山羊草属为小麦遗传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作为小麦的野生近缘种,易变山羊草(Aegilops. variabilis, UUSVSV)是由二倍体小伞山羊草(UU)和高大山羊草(S1S1)的杂种自然加倍形
本文以生育期、植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L1、L2、L3、L4、L5、L6、L7、L8、L9、L10、L11、L12十二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2006年以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配制成36份组合,2007年在吉林农业大学玉米试验基地种植36份组合和12个亲本自交系,利用F_1代获取的试验数据分析了产量、淀粉含量与几个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及
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棉花向盐碱干旱区域发展是大势所趋。长期以来,抗虫及抗病研究一直是我国棉花科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而棉花耐盐碱相关研究进展缓慢。此外,现有品种总体耐盐性
以斑马叶片标记性状的水稻材料武金4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斑马叶片性状表现的系统观察、斑马叶材料与正常绿叶材料的正反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性状分离分析、斑马叶片标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和测交鉴定、斑马叶片作为鉴别不育系和杂交种纯度形态标记的应用性评价等多方面试验,获得水稻斑马叶片标记性状的表现特征、遗传特性、带有该标记性状的三系不育系及其所配杂交组合的农艺性状等主要结果。 水稻斑马叶表现为叶
本论文研究主要从继代增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和无菌苗的生根壮苗及移栽三个方面对厚荚相思的离体培养体系进行研究,建立起较好的厚荚相思离体再生体系;从浸染时间、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