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氮钢(N≥0.5%wt)利用“氮”替代“镍”和“碳”,采用Cr-Mn-N成分体系,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抗高速冲击性能特别高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强高韧不锈钢。本文针对8~20mm中厚板高氮钢对接接头,开展了Ar-O2-N2三元活化PMIG焊(简称N-MIG焊)、激光穿孔焊和激光+(N-MIG)复合焊接工艺研究,初步揭示了高氮钢焊丝电弧行为和熔滴过渡特征,掌握了保护气体、工艺规范等对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氮钢(N≥0.5%wt)利用“氮”替代“镍”和“碳”,采用Cr-Mn-N成分体系,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耐腐蚀性强、抗高速冲击性能特别高等优点,是一种新型高强高韧不锈钢。本文针对8~20mm中厚板高氮钢对接接头,开展了Ar-O2-N2三元活化PMIG焊(简称N-MIG焊)、激光穿孔焊和激光+(N-MIG)复合焊接工艺研究,初步揭示了高氮钢焊丝电弧行为和熔滴过渡特征,掌握了保护气体、工艺规范等对高氮钢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高氮钢焊接工艺窗口。采用VEO410高速摄像和Smart激光背光系统,研究了高氮钢焊丝N-MIG焊接电弧行为和熔滴过渡特征,揭示了N-MIG焊接过程熔滴过渡为非典型爆破过渡模式,焊丝急剧加热、氮元素急剧逸出是熔滴爆破过渡的主要根源。N-MIG焊接试验表明,焊接过程熔滴呈爆破性过渡、熔池粘度较大、稳定性不高,飞溅不能完全避免,焊缝氮含量可控制在0.5%以上,焊缝外观成形焊缝中氮气孔呈细微型弥散式分布,焊缝接头强度950~1050MPa;高氮钢激光穿孔焊接试验表明,焊接过程稳定、飞溅较少,焊缝氮含量损失可控制在0.15%以内,焊缝中气孔也呈细微型弥散分布,焊缝接头强度900~1000MPa。激光+(N-MIG)复合焊接工艺试验较为全面的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究了中厚板高氮钢激光+(N-MIG)复合焊气孔行为特征及控制模型,针对典型厚度高氮钢激光+(N-MIG)复合焊接头,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焊透工艺规范下,侧向输入Ar-O2-N2保护气、采用较小的激光功率和较低的焊接速度,是减少高氮钢焊缝内部气孔的有效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以12mm厚高氮钢对接为例:激光功率8000W,电流220A,焊接速度14mm/s,离焦量-2mm,光丝间距3mm,激光侧向保护气88%Ar+2%O2+10%N2,流量20L/min,N-MIG保护气为93%Ar+2%O2+5%N2。高氮钢激光+(N-MIG)复合焊接头由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组成。焊缝区分为电弧区和激光区两部分。焊缝区组织为树枝晶,氮含量对枝晶间距和晶粒大小有显著影响。不同氮含量的接头焊缝区XRD检测结果表明接头物相均为奥氏体和碳化物。母材区硬度值最高,热影响区次之,焊缝区最低。不同氮含量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不同,最高可达986.8MPa,为母材的94%,最低为929.9MPa。拉伸断口和冲击断口均分布有等轴韧窝,为韧性断裂。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7B52叠层铝合金特种车体箱型结构优质高效小变形焊接制造的迫切需求,开展了7B52叠层铝合金角接接头结构和具体搅拌摩擦焊工艺的优化设计、焊接过程温度场和搅拌头受力模拟仿真、角接接头静轴肩搅拌摩擦焊工艺试验、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检测与分析等研究,形成了合格的焊接样件、得到了最优的工艺规范参数,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设计、模拟与试验数据。通过特种车体角接接头实际工况的受力分析,提出了箱型结构角
随着四旋翼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协同控制与集群技术在民用表演与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凸显。无人机群控制的智能化是未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四旋翼无人机群空中自主协同的问题,确定了混合分布式控制的机群整体控制框架,并作分层处理以减轻飞行数据处理的压力。在无人机空间布局上,提出了双H型构型,改善了四旋翼无人机群空间占有率与路径干涉的问题。搭建了包括ARM控制板、无线通讯模块及四旋翼无
弹药受到外界热刺激时易发生安全事故,故对其热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价一直是含能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重点,烤燃试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检验方法。本文采用试验及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温压炸药慢速烤燃响应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温压炸药热安全设计提供技术参考。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利用DSC试验对两种HMX基温压炸药进行热分析,采用Kissinger方法计算出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为慢速烤燃模拟提供
第一章为以后的需要我们引入C-C空间和其特殊情形:次Riemann群和Heisenberg群。 第二章有四个目标:一是讨论H-Caccioppoli集的若干几何性质,二是刻画H-有界变差函数的近似不连续点集和跳跃点集的特征,三是研究u∈BVH(Ω)的逐点行为,我们集中讨论u在Pansu意义下的近似可微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我们证明对u∈BVH(Ω),DHu作为Radon测度能够分解成绝对连
回转式自动化弹仓是基于某新型预研项目进行研制的,自动化弹仓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转式自动化弹仓的控制精度对于火炮射击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回转式自动化弹仓采用的是立式弹仓设计,其定位精度将直接影响与弹仓配合的机械手取弹任务。因此,回转式自动化弹仓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决定了火炮的射击性能。在本文中,针对155毫米火炮回转自动化弹仓定位控制及精度等问题进行研究。文中对回转式自动化弹仓
伺服机构用的滚珠丝杠副面临着高速、高频和过载工况,在这种特殊工况下传统的滚珠丝杠副设计方法和分析理论不再适用,同时由于航空航天中使用的滚珠丝杠副的不可维修性,其运动失效的发生将导致整个伺服机构的瘫痪。因此对特殊工况下的滚珠丝杠副进行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失效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建立了静态均载条件下的滚珠丝杠副弹塑性接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通过遗传算法(GA)推导滚珠丝杠副在变形协调条件下的初始屈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物联网(IoT)解决方案企业深圳核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CoreAIoT)已选择Nordic nRF52833蓝牙5.2/低功耗蓝牙通用多协议系统级芯片(SoC)为其"CL-GA25-P2AoA定位基站"提供核心处理能力和无线连接。该公司声称这款定位基站面向广泛的市场和室内/室外环境,可以实现精准(0.1~1m范围内)的第三方设备定位。
隐身技术是在现代空中战场上确立优势占据战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因素。飞行器的隐身主要体现在减小飞行器的回波信号,即实现低可观测性,这样才能保障飞行器不被敌方雷达防御系统发现,从而提高飞行器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及作战效能。因此如何准确、快速地进行三维目标的隐身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开展了针对目标涂敷材料/几何外形的隐身优化的研究,其中包含三维涂敷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
水中兵器战斗部是毁伤敌方水面、水下目标的有效武器。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典型水下目标的防护能力提高了数倍。鉴于EFP具有侵彻后效作用大、破坏效果好等优点,深入研究水下EFP设计,对提高毁伤典型水下目标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常规空气中EFP技术研究基础上,为了探究空气和水介质中EFP成形与侵彻性能的差异,实现EFP聚能战斗部在水介质环境下爆炸良好成形,对水下典型目标防护结构有效毁伤,针对例如双壳
靶丸是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核心元件,其表面几何状态直接关系到点火实验的成败。零位干涉显微测量技术(Null interferometric microscope,NIM)是目前实现靶丸缺陷检测的一项可行技术,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等优势。当采用NIM对靶丸外表面进行微观形貌检测时,由于大数值孔径显微物镜景深较小,干涉像边缘视场出现离焦现象。离焦降低了单次测量有效视场,大大降低了全表面的测量效率。针对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