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水平研究Ag3PO4纳米颗粒与RhB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材料近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由于它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以及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质及其电池的转换效率,对于半导体和吸附质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光催化和光敏化是目前最典型的两种应用。仅仅使用传统体相实验很难观察到分子间具体的相互作用,单分子探测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观察大分子间的动态相互作用。目前人们已经利用体相和单分子的办法对光催化过程和光敏化过程做了很多研究,但对于两种作用同时存在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是借助单分子荧光寿命成像(FLIM)系统探究光催化和光敏化同时作用时半导体和吸附质之间具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具体工作如下:1 FLIM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自行设计搭建了FLIM系统,并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进行了优化。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搭建思路、搭建办法及仪器配件的选择和调试。通过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参照对仪器进行了调试,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单分子成像、荧光强度谱和寿命谱的测试。2Ag3PO4和RhB之间的电子转移动力学研究:根据课题的选题意义和思路我们选择Ag3PO4/RhB体系首先用荧光强度谱和荧光寿命谱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光敏化电子转移,之后利用FLIM系统观察了Ag3PO4表面单个RhB分子的强度和寿命谱,通过大量统计不同分子的寿命得出分子间的不均性,荧光强度变化谱的结果与寿命统计结果一致,我们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两者之间电子转移的差异性是与Ag3PO4表面的活性位有关,活性位上的分子电子注入效率更高,相应的荧光寿命更短。3体相到单分子层次上观察Ag3PO4光催化降解RhB的过程:基于之前的工作已确定Ag3PO4与RhB之间存在着电子转移,我们继续研究光敏化过程存在时光催化降解RhB的过程。在体相上主要是通过紫外可见吸收谱和荧光谱观察了光催化降解过程中RhB的变化,发现降解过程中随着RhB的降解同时伴随着中间产物的生成,通过双通道荧光寿命装置测试了反应前后寿命的变化,得出中间产物的寿命较RhB更长。借助敏化和催化过程中RhB寿命的变化,我们进一步通过FLIM系统观察了单个分子在催化过程中寿命的变化,得到光敏化的电子注入优先于光催化的降解,并且通过统计分子反应前后寿命的变化和反应的持续时间,推测活性位上的分子电子注入效率更高,起始寿命更短,反应持续时间更短,催化效率更高。总之,从论文的工作和布局安排上,我们首先介绍了自主搭建的荧光寿命成像系统的设计和搭建工作,对每一部分进行了简单介绍,实现了整个系统的优化调试,为之后在单分子水平上的观察做了准备。其次以Ag3PO4/RhB为模型体系分别从体相和单分子层面观测了存在于半导体和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在单分子层次上获得了敏化过程中电子转移动力学及其两种作用同时发生在一个分子上时的作用过程,希望整个过程的研究能够为之后探索新的半导体材料或者是提高性能方面提供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多源重力观测数据的急剧增加,在更高时空分辨率水平上描述重力场精细结构、从全球视角分析重力场参数的时空分布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重力场数据处理技术与重力场观测技
TiO2光催化氧化法光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效率高,被广泛的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但在传统应用中,TiO2光催材料光催化活性较低,粉体TiO2光催化材料对光有屏蔽效应,光能的利用率较
动态文摘的研究对象是多文档集合,这些文档中的内容是随着时间而更新演化的。但是动态文摘中存在高冗余、新颖信息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态文摘的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通常来说,在进行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比如人们所熟悉的孔洞、夹杂。当外部荷载施加在这些存在缺陷的介质或者材料上面时,在这些缺陷存在的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强督祛湿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MMP-9、TIMP-1水平的影响,记录其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探究中医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用符合纳入标
随着IC设计规模及应用复杂性不断提升,EDA的自动化抽象层次越来越趋向于高层。越来越多的高级综合工具得到应用,特别是对于FPGA的开发。高级综合是一种将高层次语言有效地转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越来越来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传输,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信息隐藏技术通过将秘密信息
全同聚1-丁烯(iP-1-B)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突出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热性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因其常压下熔融结晶生成不稳定中间相晶型II,室温静置
生物医学应用对光学接口的需求导致了对发展生物相容的光子元器件的持续增长的需求。对于包括传感器、成像、生物微机电系统(MEMS)设备以及治疗学等在内的一些应用来说,生物
作为传感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光纤传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医学、工业生产、智能结构等领域。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微纳光纤以其结构小巧、大倏逝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