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通用的高硅钢,6.5%Si-Fe合金板最适合用来制造高速高频电机和高频变压器,但是高硅钢硅含量增加的同时,会发生结构有序化而逐渐变脆,不利于冷加工,因此降低硅含量的同时保证高频磁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行设计成分并冶炼的4.5%Si无取向硅钢为原料,用双辊铸轧的方式得到2mm厚铸带,利用OM、TEM、EBSD、XRD等手段,对试样在各阶段的组织、织构、析出物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增加Cr含量与降低Si含量,使得铸带在冷轧过程中的脆性断裂现象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结合润滑可以将板厚轧制至0.18mm左右。(2)铸带内析出物主要为A1N,为典型的多边形片状析出物;析出物大小受二次冷却方式影响,空冷铸带析出物尺寸大约是水冷铸带的3-5倍;对铸带经过950℃×5min的常化处理后发现,铸带中析出物尺寸得到发展,六边形A1N的边长由铸带时的600nnm左右发展到了800nm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μm。(3)在75%以上变形率冷轧,出现了{112}<110>、{111}<110>、{111}<112>以及旋转立方织构等典型的冷轧织构;随冷轧变形率增加,冷轧织构总体强度增加;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加,经过1050℃×5min退火后,{001}<120>向{114}<481>转变,{111}<112>向{554}<225>转变。(4)高温退火有利于提高成品板磁性能,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不利的γ织构密度越来越弱,并且{111}<112>织构向{554}<225>转变。(5)半退火实验表明,在形变带与晶内剪切带处有大量(110)和(10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出现,再结晶晶粒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长大,(100)晶粒的数量逐渐增多,组织中出现较强的对磁性有利的立方织构;4.5%Si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形成机理主要以取向形核机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