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亨利的小说被誉为“美国幽默生活的百科全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结局以及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而著名,因此也为很多翻译家所欣赏并翻译成了中文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自引进中国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瞩目,被广泛应用于纯理论研究、理论文本结合研究中。而理论与文本结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应用型文本,如广告词、公示语、说明书、法律合同、影视字幕等文本翻译分析。但是很少有人把该理论应用到幽默文本翻译分析,而对于王永年的欧·亨利小说译本的分析更是寥寥。因而,本文拟从目的论视角研究王永年《欧·亨利小说全集》中针对言语幽默这种语言现象的翻译,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问题一: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王永年在哪些方面成功地实现了翻译目的?问题二:王永年主要采取哪些翻译方法再现源文的幽默?传统上认为,对于幽默文本,成功的译文应该是传递源文的幽默,给读者带来欢笑。但是不乏有一些情况,即在源文语境下引人发笑的幽默到了目的语境时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经过翻译无法让目的语读者看懂。因而,根据目的法则,这种情况下,传递源文意思以及隐藏的背景知识成为翻译首要目的。本篇论文中,连贯原则包括两方面内涵:其一是语言文本连贯,即译文的语言在目的语语境中有意义,并且上下文衔接;其二是非语言文本连贯,主要包括文化习俗等因素符合上下文语境,让读者明白。译本对源文的忠诚主要从音、形、风格三方面展开分析。该研究得出结论就是译者区分对待两种翻译目的,从而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很好的感受源语的幽默,或者即使不能欣赏幽默,也能了解导致幽默生成的背景知识。该译本实现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层次的连贯,再现了源文作为文学作品在声音、形式和风格上的美感。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很多具体的翻译技法来实现翻译目的。这些技法在本篇论文中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展开分析。词汇角度上,译者用到的技法主要包括对等翻译、增词、减词、具体变抽象和抽象变具体以及改变词性五种。句法角度的技法有保持/改变句序、断句、否定变肯定以及被动变主动四种。对技法的分析集中在讨论这些翻译技法对达到翻译目的的影响。以此得出结论:这些技法帮助译者很好地传递幽默口吻,实现译文语言和文化通顺连贯,成功地再现源语的文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