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社会贫富差距日趋明显,大多数城镇中低收入群体面临着住房困难问题,建设保障性住房是趋势所向。随着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热情不断高涨,为了解决资金不足、效率低下、运营不善等问题,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引入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模式的应用作为一项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正在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将PPP模式应用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有利于提供技术支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经济效率。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PPP模式涉及三方参与主体,而地方政府作为该模式的责任主体,未能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对项目监管不力、信用度缺失等,未能切实保障社会资本和公众的利益。探究其原因所在,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是地方政府的责任缺失。因此,本文着眼于该问题,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从PPP模式的全新视角出发,探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投资方及地方政府与消费者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必然性关系,并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运用博弈理论分别分析了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对应中央政府、投资方及消费者存在的责任缺失问题及其原因。此外,本文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地方政府在保障性建设中对应中央政府、投资方及消费者分别应履行的责任,并提出强化其责任的对策建议,强化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服务职能及保障职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界定了PPP模式、保障性住房及政府责任的概念,阐述了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及博弈理论;第三部分为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责任问题,在定位地方政府责任,并结合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基于中央政府、投资方、消费者的视角探讨地方政府的责任问题;通过第三部分对地方政府责任问题的探讨,在第四部分运用博弈理论从三个视角下分别分析了地方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对地方政府责任缺失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地方政府责任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责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住房体系,推进住房保障制度的构建。
其他文献
由于信息革命所带来的相关影响,现代网络技术在最近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互联网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并成为这一领域内当之无愧的大国。网络信息是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总结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特点,产科相关风险,以及治疗方案.让产科医师熟知并了解该病,能为妊娠患者提供恰当的建议及孕期保健.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进行及时综合的总结.依据他们的兴趣去进行学生自身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从创新出发,以丰富为导向,不断的使作业的内容变得更受学生自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比较爱玩,对游戏等活动感兴趣,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利用学生的这个特性,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的目的,因此,作为小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几经被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城市居民与所在社区的
亚热带建筑节能技术创新rn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建筑环境恶化和能耗急剧增长.针对我国亚热带热湿气候区建筑热环境和节能的重大需求,迫切需要整合
期刊
这是巴彦淖尔历史上第一个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本文以巴彦淖尔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为实证研究对象,站在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就城市棚户区的成因、特点、改
本文以A股25家创投概念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2018年三年的相关数据,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一共选取9项财务指标,运用Topsis法改进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