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及其对委婉语中“不合作”现象的跨文化解释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y_ex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是一种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紧密联系的语言现象,在各种语言中都有不同的表现,通过跨文化对比分析委婉语能够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由于委婉语强大的社会功能,中西方学者已经从语义学,修辞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大多集中在委婉语的定义,分类,构成手段,社会功能等方面,但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其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随着语用学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将委婉语从本属于语义学中词义变化的范畴归属到语用学中人际交往的范畴。因为语言使用者在言语交际中为了满足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选择相应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从而让委婉语以其婉转,动听,得体等特点成为语言使用者用以调剂人际关系首选的语言策略。作为语用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合作原则为言语交际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理应遵守合作原则,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却故意违背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这种委婉语的“不合作”现象在语用学领域众说纷纭。遗憾的是,诸多的研究大多以静态的语境观加以分析,极少关注在跨文化语境下委婉语的使用动机,也未能正确解读“不合作”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顺应理论的提出正好弥补了语言现象静态研究的不足之处,从认知,社会和文化整体出发,以全新的语用综观视角来研究语言现象的选择和顺应的动态过程。故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以交际语境为视角,跨文化对比分析研究了委婉语“不合作”现象下的深层次动机,揭示了在跨文化语境下委婉语的“不合作”现象是动态地顺应语言使用者及其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因素的选择结果。研究表明,顺应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英汉委婉语“不合作”现象的成功解读有助于展示委婉语的民族文化特色,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
其他文献
《农村科技》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立足新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农业技术类科技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面向中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基础课,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生源地,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学习需求复杂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上机练习,而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经过24小时食管腔内PH值测定、电子胃镜、GERDQ问卷确诊的GERD患者120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予1
近年来,新增开发性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但作物产量低,其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含量大。
目的观察使用负压密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采用VSD治疗的51例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
抗病长绒棉新海28号是利用高抗枯萎病的抗源材料作为母本,与具有结铃性强、品质优的品系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抗病、早熟、丰产长绒棉新品系。2007年2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基于廊坊市近十年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监测数据,分析了廊坊市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通过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廊坊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提高、地表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