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降逆止晕汤治疗痰浊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文献综述1.1综述一、古代中医对眩晕的认识1.1.1病名眩晕在传统中医中,是一类症状的统称。“眩”指眼花或眼前黑蒙,视物模糊;“晕”指感觉自身或外界事物旋转不定,眩晕症的患者常出现站立不稳,“眩”和“晕”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会出现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同时出现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所说的眩晕除了包括西方医学所描述的眩晕(vertigo)即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自身或周围空间的旋转感外,也包括头晕(dizziness),即只有头晕而不伴旋转感的症状。1.1.2病因病机关于眩晕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内经》时代,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后世医家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与发挥,发展形成了因风致眩、因痰致眩、因火致眩、因虚致眩及本虚标实致眩、虚实夹杂致眩等不同观点。1.1.3小结古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主要有以下特点:(1)眩晕一症在《内经》中即已提出,但缺乏详细描述及具体治疗方法,后世医家对眩晕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有了详尽的记录,提出以头晕眼花、摇晃不定如坐车船为主症,常伴耳鸣、恶心、呕吐,形成了独立的病种,命名为眩冒眩运等多种病名,症状描述与现代医学基本一致。(2)眩晕一症,病因病机复杂,《内经》认为病机为风(包括内风、外风)和虚张仲景提出痰饮致眩后,病因病机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归纳起来,主要在于风火、痰、虚四个方面,脏腑涉及肝、脾、肾者多,虚实夹杂,多种因素相兼致病者多,单一病因者较少(3)古人初步认识到眩运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如张三锡提出“少年无运病”,朱丹溪认识到“眩运者,中风之渐也”,并提出中年以后要注意保养,断酒色,“方保无虞”,提示古人已观察到中老年人是眩晕发病率较高的人群。1.2综述二、眩晕症在现代医学中的范畴和治疗1.2.1眩晕症在现代医学中的分类和范畴古代中医的眩晕是一类症候的统称,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描述的眩晕(vertigo)即一种运动性错觉或幻觉,自身或周围空间的旋转感,也包括头晕(dizziness)即只有头晕而不伴旋转感。现代医学将眩晕(vertigo)称为系统性眩晕,而头晕(dizziness)则被称为非系统性眩晕,1.2.2眩晕症在现代医学中的治疗眩晕的病因复杂,涉及百余种疾病,西医通常采用对症治疗,目前常用的对症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织胺受体拮抗剂:早期药物如苯海拉明及其复方制剂如乘晕宁,具有抑制前庭功能和镇静作用,主要针对有旋转型的眩晕症状,以及用于运动病(如晕车、晕船等)。需要注意的是,其头晕、嗜睡、肥胖等副作用明显。近年来,以倍他司汀为代表的H3受体拮抗剂副作用较前有所降低。(2)钙离子拮抗剂:以尼莫地平为代表,具有改善前庭微循环的作用,对眩晕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疗效并不明显。而盐酸氟桂利嗪同时具有抗组胺作用,嗜睡、肥胖等副作用,并存在帕金森氏病、痴呆等潜在副作用,现已逐渐退出美国市场。(3)中枢神经镇静剂:以安定为代表,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达到抗晕目的,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及药物依赖为其主要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老年人应尤其慎用。1.2.3小结(1)现代医学中的眩晕性疾病有近百种,涉及到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其病史复杂,有的很难确诊和定位。(2)眩晕的病因往往伴有精神因素,其发病过程中患者也往往伴有心理问题。(3)目前西医治疗系统性眩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副作用明显,对于非系统性眩晕则疗效不佳。1.3综述3.古今医家治疗痰浊型眩晕的经验概要痰浊型眩晕是指痰饮作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的眩晕,以头晕头重,或有天旋地转,恶心和/或呕吐,胸闷脘痞,苔腻,脉滑为临床表现。痰浊型眩晕作为高发病和常见病,很早便被医家认识和重视。古代医家总结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顺气为先,分导次之,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可用瓜蒂散吐之”等治疗大法,并强调根据不同体质状态。因人而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现代,痰浊型眩晕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引起了各位名家的重视,现代医家勤求古训,以加味温胆汤、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复眩汤的方药的临床应用皆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2临床研究2.1研究背景及目的现代医学中的眩晕性疾病有近百种,其病史复杂,有的很难确诊和定位。眩晕的病因往往涉及精神因素,其发病过程中患者也往往伴有心理问题,这在以往的治疗中还未被引起足够重视。目前西医治疗系统性眩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副作用明显,对于非系统性眩晕则疗效不佳。而另一方面,中医对眩晕症的认识由来已久,作为内科常见病,后世医家对眩晕一症具有大量临床的实践及治疗心得,并且强调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所有眩晕症中,痰浊型眩晕以头晕头重,或天旋地转,恶心和/或呕吐胸闷脘痞,苔腻,脉滑为临床表现。在眩晕症的所有证型中,其所占比例不可小觑。此外,痰浊型眩晕患者还往往兼有心理问题,故对痰浊型眩晕的中医药治疗的观察与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此类眩晕,现代医家亦有各家观点和治疗专方。本研究旨在量化笔者导师李涛主任医师经验方“化痰降逆止晕汤”在改善痰浊型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相关体征的情况。并使用眩晕残障量表(DHI)量化应用化痰降逆止晕汤治疗前后患者在生活功能、情感和躯体方面的变化,进而探索和改进治疗痰浊型眩晕的具体方药。2.2研究内容和方法2.2.1痰浊型眩晕的诊断标准以头晕头重,或天旋地转,恶心和/或呕吐,胸闷脘痞,苔腻,脉滑为临床表现。2.2.2病例纳入标准1)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符合中医头晕病的诊断,就诊时仍有头晕或眩晕症状。2)符合痰浊辩证标准,即头晕头重,或天旋地转,恶心和/或呕吐,胸闷脘痞,苔腻,脉滑3)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4分。2.2.3病例排除标准1)颅内器质性病变。2)意识障碍、失语、痴呆不能配合临床调查者。有严重精神疾病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难以完成口服中药治疗者。4)对治疗处方成分过敏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2.4疗效观察选取2008年3月一2011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57例痰浊型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28人,对照组29人。试验组以化痰降逆止晕汤为基础方,每日一剂,分早晚服用;对照组服用倍他司汀片(日本卫材公司生产)6mg,每天三次,疗程均为2周。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皆进行人口学调查、个人史、既往史记录,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的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眩晕单项症状积分调查、头晕残障测量问卷(DH I)调查及伴随中医证候调查,本研究旨在量化笔者导师李涛主任医师经验方“化痰降逆止晕汤”在改善痰浊型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相关体征的情况。并适应眩晕残障量表(DHI)量化应用化痰降逆止晕汤治疗前后患者在生活功能、情感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进而探索和改进治疗痰浊型眩晕的具体方药。2.2.5一般资料此次参与研究的痰浊型患者共57例,男28例,占总例数的49.12%。女性29例。占总例数50.88%。2.2.5.1性别分布中药组28名,其中男性17名,女性11名,男女比例约为1:0.647;对照组29名,其中男性11名,女性18名,男女比例约为1:1.636。2.2.5.2年龄分布患者年龄为25-88岁,平均60.1岁。中药组年龄在31-88岁,其中20-29岁0人,30-39岁2人,40-49岁6人,50-59岁5人,60-69岁8人,70-79岁6人,80及80岁以上1人,平均58.18岁;对照组年龄在28-80岁,其中20-29岁1人,30-39岁1人,40-49岁2人,50-59岁7人,60-69岁10人,70-79岁6人,80及80岁以上2人,平均61.07岁。2.2.5.3中医症状中医症状中出现率较高的,即出现50%以上的有五项,分别是头晕(87.72%)、眩晕(80.70%)及头沉或头重如裹(54.39%)、记忆减退(57.89%)、容易紧张(52.54%);50%之间。出现率在30%-40%之间的症状有头胀、心烦、急躁易怒饭量减少、打嗝、便溏、爱生闷气、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怕冷、心慌、腰膝酸软。出现率在20%-30%之间的症状有食欲减退、胆小、自汗、头痛。余症状出现率在20%以下。2.2.5.4合并疾病合并疾病出现率最高的是听力减退(40.35%)、高血压(24.5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53%),余疾病的出现率皆在10.00%以下2.2.5.5基线情况经过对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头晕残障量表(D HI)评分的比较,发现P值皆大于0.05,即两组具有可比性。2.3疗效评价2.3.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单项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经t检验,中药组在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眩晕程度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眩晕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组在改善眩晕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中药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眩晕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方面均无明显效果。2.3.2、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药组在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症状体征严重程度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2.3.3、治疗前后两组“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的比较经t检验,中药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前后,组内比较在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均有效;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组在改善生活功能、情感和躯体方面优于对照组。2.4.结语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应用倍他司汀,应用“化痰降逆止晕汤”能明显降低痰浊型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并对病例的生活功能、情感有明显改善但对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无明显改善。须继续改进方剂,或采取中西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本次课题的样本量偏小,收入患者范围局限性较大对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可能存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其他文献
掘进机装载机构是掘进机主要工作部件,其作用是将截割头破碎下来的煤岩收集、耙装、运输到中间刮板输送机受料口,完成掘进机的掘进过程。装载机构的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直接影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
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西城
现代性是个矛盾概念,说它好,因为它是欧洲启蒙学者有关未来社会的一套哲理设计,在此前提下,现代性就是理性,是黑格尔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它代表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我国经济隋品也随之发展,工业、农业、服务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特别在工业的发展,一些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食管恶性病变发病率增高,其所造成的食管管腔狭窄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对于晚期无手术机会患者,中药治疗及食管支架置入术作为安全性较高的姑息治疗方法,可在一定
在整个组织运营中,内部控制扮演着重要角色,唯有突破信息孤岛格局,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内部控制,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作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力。基于此,本文探
背景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心律失常十分常见,种类繁多。它可以发生在健康人群,更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
文章希望通过对考古博物馆缘起和演进内容的分析与研究,为我国考古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加快考古博物馆建设步伐,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的”字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生成语法学界试图用生成语法理论去探讨“的”字的句法地位并形成两种主要观点:“的”是标句词(complementizer),即CP中的C;“的”是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