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公路边坡植物根系加筋特性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ITred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交通领域的各项深化改革,黄土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同时建设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建设水平在不断的提升。黄土具有特殊的形成过程、成分和性质,在降雨条件下无防护边坡容易冲刷破坏,而过去对边坡抗冲刷稳定性基本上都是从土力学的角度去计算分析,对降雨条件下因雨水降落对坡面的溅击冲刷及雨水渗流对坡体基质吸力的减少,从而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研究甚少。因此,对黄土地区公路边坡植物根系加筋特性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进一步分析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土质特性对边坡变形机理及变形规律的影响,不同植物根系对土体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影响。探索适合黄土地区的植物配置及植物根系固土数学模型,为后续子午岭林区公路生态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青岛至兰州国家高速公路雷家角(陕甘界)至西峰段生态边坡技术研究实际工程为背景,该公路穿越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子午岭林区位于黄河中游,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和绿色屏障,也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边坡生态防护是公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公路的建设和营运影响较大。本文针对黄土地区公路边坡植物根系加筋特性展开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黄土工程特性、植被根系加筋试验、植被作用下坡面水力侵蚀、植物根系的固土理论与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叙述了雷西高速公路的边坡特点、地形地貌及环境气候条件,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子午岭隧道进口边坡土体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其次,通过植物根系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分析了植物根系对边坡加固稳定的机理。并实地选取雷西高速公路子午岭隧道进口处边坡植被根系复合原状土样,通过直剪试验和静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研究了无根土、草根、灌木及乔木根系加筋土样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从得到的试验数据探讨了在不同植物根系加筋作用下土样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最后,介绍了公路边坡的冲刷机理,分析了植被茎叶及根系对边坡抗冲刷的影响。接着从土体渗流作用力和临界水力梯度对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破坏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概述了黄土这种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理论,接着运用GEO-SLOPE2007(SEEP/W、SLOPE/W及SIGMA/W耦合)软件进行降雨条件下的根-土复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将降雨入渗作为土坡稳定分析的重要因素,得出在降雨条件下,植物根系的加筋作用对坡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黄土地区有着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植物根系对加固、保护边坡体有可支持的力学依据,植物根系对内摩擦角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粘聚力有较大提高,能够有效的稳定边坡。GEO-SLOPE有限元软件通过渗流、边坡及应力-应变三大模块耦合能很好的模拟降雨条件下植物根系对边坡加筋后的应力-应变及稳定性分析。
其他文献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不能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索拉非尼(sorafenib)已成为晚期肝癌患者的的
近年来,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控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托产品来减少对银行信贷的依赖。随着房地产信托产品数量的快速增长,房地产信托
目的观察低频电磁场(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 LFEMF)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同时观察此过程中LFEMF对K15阳性(K15+)干细胞及毛囊内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角质化细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分为正常组(常规细胞培养液)、钙化组(加入10 mmol/L
“起来”是趋向补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词,使用频率也非常高。以往对“起来”的研究多集中在本体上,对学生对“起来”的习得情况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首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公共交通设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具有强的正外部性,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目前我国公共交通设施建
无论是在语言的使用过程还是学习过程中,阅读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当前我国大学英语阅读学习依然有诸多不足,学习材料设计是其中的一方面。通过对相关现状的研究笔者认为,当
近年来,在并购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海外并购,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对于跨国并购国际上有个普遍的“七七定律”,即70%未能实现预期的并购目标和价值,70%失败的并购都
中国进入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关键20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和人力成本逐渐升高,市场的丛林法则,要求企业越来越管理精细化,企业
传统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情况下只能感知温度、湿度、光度等物理量,处理简单,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更加丰富的物理环境感知的需求,基于此,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Wireless Camera Sens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