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CT图像的缺陷定位和三维分割技术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ismew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CT是进行工件检测与质量评定的有效手段,能够以无损的方式获取产品内部结构及缺陷信息。随着CT重建及可视化技术的发展,目前不仅能对工件截面实施2D检视,也可以实现3D体绘制。因而,对图像缺陷定位和分割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究和实现高效准确的缺陷定位和三维图像分割技术,使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从三维角度分析和测量缺陷体。本文主要研究工业CT图像缺陷自动定位及三维分割技术,并开发完成了相应的CT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维修检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针对二维CT切片图像,结合分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缺陷自动定位算法。通过计算分块图像分形维数,设定分形维数阈值,最终完成对缺陷区域的定位。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完成缺陷自动定位。2.针对三维图像切片序列,研究了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和Otsu的缺陷三维分割算法,通过对切片图像序列的逐层有效分割,准确地提取三维缺陷体。对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切片序列的分割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三维图像体数据,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图像三维分割算法,结合一种初始聚类中心自动生成算法,避免了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需要人工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问题。该算法充分利用三维图像的整体信息,可获得更加精确的缺陷体分割结果。
其他文献
采用了DW-520作为双氧水漂白污布时的催化剂,探讨了DW-520的浓度、温度、NaOH浓度、双氧水浓度和时间对漂白能力的影响,最后比较了DW-520和TAED催化双氧水对几种常见色素污渍
遗传算法( Genntic A lgorithm )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Ho lland教授根据生物进化理论提出的一种基于种群搜索的优化算法.由于遗传算法简单,高效,且不受具体问题的限制,在函数
近年来,宽带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用户对于无线数据传输和大流量业务的需求,推动了应用于高速宽带移动通信的新方法的发展。各种高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都应用了
机载测试系统负责采集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模拟量、数字量及其子系统的飞行特性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处理和遥测等。大型飞机的快速发展,对飞行测试提出了更高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Ad hoc网络以其组网灵活,抗毁性强的特点在军事、民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优化网络的端到端性能,提升网络智能化成为Ad hoc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在信息安全、金融等邻域的应用需求。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