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话语视角下中外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转述语的对比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大量使用转述语来介绍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观点,转述语成为学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元话语中的态度标记语、人称标记语和据素标记语在转述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态度动词能在转述句中充当转述动词,从而传达作者对所转述内容的态度;人称标记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I”“we”能在转述句中充当转述动词前的主语;据素标记语因其提供转述信息来源的特质,可帮助我们研究转述语形式。因此这三种元话语亚类能够为我们研究转述语提供视角。   本研究试图通过剖析以上三种元话语子类别在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语中的使用情况来挖掘中外学生在使用转述动词、转述主语和转述形式这三方面的异同,从而分析发现他们在使用转述语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作者收集了分别由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47篇文学类硕士论文,建成两个语料库,然后对语料进行标注,并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进行检索,再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检索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转述语的使用上既具有相似性也存在很大差异。从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都使用了一定量的态度动词,虽然其比重相对于诸如“研究动词”等其他类型的转述动词较小,但态度动词在构建语篇,传达作者对转述内容的态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英语本族语者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了态度动词,这意味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尽量避免使用意义上过于客观和绝对的转述动词,从而给自己的观点留足情感余地。除此之外,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论文中所使用的态度动词种类比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种类少,然而其态度动词出现的总次数比后者要多,从而每个态度动词出现的平均频率却比后者要高,这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集中使用了某些态度动词致使其出现频率极高,在态度动词的使用上缺乏多样性。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论文中出现的高频态度动词进行定性研究,作者发现有使用不当的情况。从转述动词主语选择情况来看,两组学习者都倾向于使用人名和非指人主语,较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不同之处在于,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者更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尤其表现在对第一人称单数代词“I”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有意避免使用“I”作主语,趋向于用复数“we”,第三人称形式“the present author”来代替其或是通过转变句子语态和结构的方式来避免使用“I”,本文作者认为文化差异和教育体制的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在转述方式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偏好使用作者嵌入型,而且形式单一,而英语本族语者能够综合地使用四种转述形式。作者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加侧重被转述信息的作者,但是缺乏相应的语言变化能力。   通过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转述语方面的异同,我们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转述语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认识到元话语在转述语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们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转述语的能力,同时对外语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法制发展的不断深入,从语言的角度对庭审会话以及话语权力的研究在近30年间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作为法律语言的分支,庭审话语呈现出动态性特征;其亦不同于其他日常会话,具有很强的机构性。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庭审话语的静态文本,较少考虑可以揭示其动态性的语调表征。为数不多的关注庭审话语语调的研究均集中于庭审问答、互动或语用功能等方面,而陈述性话语及其背后的权势关系却并未涉及。因此,本文以范戴克的批
学位
露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作为“印第安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她致力于使用白人语言书写本土美国人自己的故事,出版了多部备受推崇的印第安文学作品。她的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与房地产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房地产广告也在广告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房地产广告对于楼盘的宣传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使气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内的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流行语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