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盘风格转换策略收益率探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70298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讨大小盘风格转换策略的收益性的存在性与成因。
  本文首先验证了大小盘风格转换策略的收益性,比较与纯小盘策略收益性的优劣。采用了规模溢价和策略累计收益率两个角度来进行检验,并逐步加入对手续费和预测准确率的考虑。本文以2005-2017年期间的中国股市场为对象,实证结果表明在2005-2017的中国A股市场,规模溢价因子的均值显著为正,文献记述的小盘溢价效应存在。但是规模溢价因子为负的情形出现频率也达到38.1%,即有些月份投资于大盘股的收益要强于小盘股,因此在无交易成本情况下,运用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即在预测到下期小盘溢价大于零的情况下全仓小盘股,在预测到下期小盘溢价小于零的情况下全仓大盘股的策略,可以提高单一小盘风格投资的收益率。
  对策略累计收益率的实证结果显示,在2005-2017的中国A股市场采用单一的小盘策略的累计收益率可以达到单一大盘策略的累计收益率的1.85倍,而采用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的累计收益率可以达到单一小盘策略的累计收益率的1.5倍。而在加入了现实中相近的手续费率的考虑后,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的收益率依旧可以超越单一的小盘策略的累计收益率,但也受到了手续费率较为明显的影响,在考虑较低的交易成本(手续费率为0.2%)的情况下,达到80%的预测准确率情况下,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能实现跑赢纯粹的小盘策略。在考虑较高的交易成本(手续费率为0.9%)的情况下,达到65%以上的预测准确率情况下,大小盘风格轮动策略能实现跑赢纯粹的小盘策略。
  本文随后进一步研究了大小盘风格转换策略的收益的成因。分别探讨了宏观因子和大小盘特质因子对规模溢价的预测能力,并进一步检验了中国市场特性的成因是否对策略收益率真正造成影响。结果表明,规模溢价因子可以由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通货膨胀同比增长等宏观因子,和大小盘的相对估值、相对换手率、相对资本回报率、相对净利润来较好的解释,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到68%。既反映出A股市场投资者对基本面价值因素的考虑,又部分地反映出A股市场投资者不顾估值追逐热点的非理性行为。此外,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是对本文前一部分的策略收益性的实证补充,表明在使用目前的模型的情况下,即使在手续费较高的情况下,大小盘轮动策略也可以跑赢纯粹小盘策略的要求。在中国市场特性的成因的检验中,发现在目前的研究样本上并不支持壳资源造成小盘股溢价的理论。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愈发激烈,企业污染环境和食品安全事件时常发生。虽然外在的制度要求影响了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行为,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但并不能有效防止社会责任事故的多发,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更多非正式制度的嵌入。因此,本文选择从高管的角度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的影响。  本文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均做了一定的探究。理论方面,本文提出高管过度自信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
学位
企业现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资产具有很强流动性,是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生产活动的重要保证,企业投资融资活动都需要现金的支持才能进行。另一方面,持有现金会产生机会成本,企业需要衡量持有现金的收益与机会成本进行比较,从而持有相对合理的现金水平,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制造业在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对于实际工作很有意义。本文在查阅大
学位
中国资本市场近年来有着飞跃的发展,各种金融融资手段相继受到各大公司的追捧。自从成功出台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拥有着发行便利、融资成本低、发行门槛要求低等优点的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受到各个上市企业的喜爱。  通过翻阅国内外与定向增发融资有关的文献发现,过去在对定向增发研究的方面主要是定价问题、发行动机和公告效应等,而有关于定向增发绩效影响方面更多是通过描述型实证分析来得出结论。因此,通过模型来
学位
很久以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都试图在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可以说是,流动性是这三个目标中相对较为重要的目标。如果某家商业银行在其流动性上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导致支付困难的发生,不夸张的说,这种支付困难很可能使得这家银行面临经营困难的窘境,乃至该地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会受到波及。美国在2007年发生次贷危机,很多人将矛头指向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是
学位
股权激励通过将公司股权价值作为高管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使高管与股东的利益目标趋于一致,以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股权激励的生效条件大多与公司业绩挂钩,高管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实际效果。  国内外学者进行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时,大多未考虑盈余管理因素,因此削弱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度。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以A股
学位
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现金股利的文件与指引,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和股利平稳程度,从而引导投资行为转向理性的长期价值投资。本文选择1998-2016年沪深上市主板A股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eary&Michaely(2011)的两部过程法(two-step procedure)计算股利平稳性,检验股利平稳性与投资者偏好的关系。  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高股利平稳性
学位
近年来,中国金融发展成绩喜人,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增长动力,那么,金融发展对于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有何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当下的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量学者研究了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之间的两两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建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金融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的收入分配模型,并采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
学位
随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发行,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落实,定向增发正式开始走向人们的视野,并且以及其猛烈的态势发展壮大起来,仅仅经过几年的时间,凭借其审批条件宽松、报送程序简洁、耗费时间短暂、融资成本较少的特殊优势,逐渐在资本市场上掌握了主动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同时规模也在迅速扩张,成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再融资时的优先选择方式。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研究一致认为,上市公司在配股和公开增发新股前
学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中在2010、2012、2014和2016年均参加调查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家庭特
学位
中国股票市场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制度建设并不完善,同时投资者教育工作依旧有待加强,研究如何监管和完善股票市场对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非理性投资行为在股市的反常波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常导致股市过度波动或短期价格偏离股票基本价值,在中国一再强调价值投资的当下,对于非理性投资的研究迫在眉睫,而羊群效应作为非理性投资的重要一环,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中小投资者由于其获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