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证度理论视角下合取谬误形成的关键因素再探:概率还是确证度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取谬误的确证度理论来源于贝叶斯归纳确证逻辑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被试在进行判断时,并不是根据合取事件的条件概率大小,而是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确证度。因此合取谬误形成的关键因素不在概率而在确证度。本文则对合取谬误的确证度理论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  本文通过三个实验,在以往研究对合取谬误关键因素探讨的基础上,自行改编概率任务材料、确证度任务材料和合取谬误任务材料,对合取谬误关键因素到底是概率还是确证度进行再探讨。实验1以安徽师范大学360名本科生为被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被试间设计,以自行改编的问卷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性研究,检验在维持以往研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确证度对合取谬误的关键地位。并同步探讨评定模式条件下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实验2以安徽师范大学120名本科生为被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被试内设计,探讨频数模式条件下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实验3以安徽师范大学360名本科生为被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被试间设计,探讨合取项h3不是极高概率事件时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从而得到以下结论:  (1)确证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支持。当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在保持排序模式和合取项h3为极端概率事件的前提下,以自行编制的问卷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性研究,无论是采用被试间的实验设计还是被试内的实验设计,确证度均为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  (2)反应模式的一致性对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概率还是确证度)有影响,当三项任务的反应模式分别为频率模式、评定模式(频数模式)和最大可能性选择时,确证度为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而当实验中的三项任务都统一为评定模式或频数模式时,概率为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  (3)合取项的条件对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概率还是确证度)有影响,当把原为极高概率事件的合取项h3改为不是极高概率事件时,合取谬误的关键因素也由确证度变成概率。
其他文献
在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已成为制约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探讨数学学习评价问题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大学中国家实验室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其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研究型大学中高水平的国家实验室的建立、改革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提升研究
近几年思维发展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成为思维发展领域一个颇引人注目的主题.以加工速度、工作记忆为指标探讨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心理机制已成为发展研究的前沿课题.该研究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