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债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是其他金融工具的定价基础。为了规避国债利率风险,早在1992年12月,上海期货交易所就放开了国债期货交易,但由于当时市场基础不成熟、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等原因,我国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而告终,并于1995年5月17日暂停。时隔18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渐成熟,国债期货于2013年9月6日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国债期货的重新推出无疑会为我国国债现货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债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为研究我国国债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两年的国债期现货市场数据,先从价格水平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然后又从波动性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运用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国债期货是否具有引导现货市场价格走势的作用;并分析了国债期货是加大还是平抑了国债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性。本文在第三部分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债期货指数(TF8888)和国债现货数据(000012)为实证资料,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8.0,进行实证研究。在第四部分,为了验证国债期货价格是否对现货价格有引导作用,本文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并对国债期现货指数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同时还应用到了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函数;在第五部分,为了验证国债期货重新推出是否能平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本文运用了GARCH族模型。通过模型的运用,最后结论表明,在我国国债期货重新推出两年半的今天,国债期货引导现货市场价格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但这种作用还很微弱,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且国债期货的重启不仅没能抑制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反而是小幅度地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在结论部分,笔者根据以上分析结论结合我国国债期货重启后的市场现状,深入分析了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及可以改进的方向,并对我国国债期货的未来进行了预期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