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翻译批评的潜力与制约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集中讨论了翻译学的一个中心议题,即如何制定可靠的标准来对译文进行系统的评估。本文从对翻译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翻译手段,对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语用分析,并从功能的视角审视翻译过程,对文本的分类、译者在做出决策时受到的种种制约、译者在译文中融入个人诠释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本文对目标文本和源语文本分别进行了考察,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将源语文本分为以内容为重的文本(content-focusedtext,以形式为重的文本form-focusedtext);以诉情为重的文本(appeal-focusedtext)和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audio-mediatext),并建议将这种分类方法运用于翻译批评。同时又讨论了语义、词汇、语法、文体等语言要素以及环境、主题、时间、地点、读者等非语言要素,并将其余翻译批评联系起来。 还有翻译批评的客观和主观制约条件。由于译文具有特殊的功能和特殊的读者群体,我们应根据译文的功能和读者群体的类别来对翻译批评进行分类。翻译过程本身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而译者的个性也会在译文中显现出来。 此外,在对以文本为导向(text-oriented)的译文进行翻译批评时应考虑到文本的类型、文本的语言要素以及对文本产生影响的非语言要素,采用适合该文本类型的标准。而针对以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译文,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则应考虑到译文的特殊功能以及译文所面对的读者群体,采用与功能类别相关的标准。无论是以文本为导向的译文,还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译文,都会受到阐释过程中主观条件的制约和译者个性的影响,因此,只有将这些主观因素都考虑进去,翻译批评才可能客观而公正的。
其他文献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裔小说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内容平实,具有浓郁的“犹太味”。短篇小说《修配工》是其代表作品,曾获得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全国图书奖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誉为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短篇小说作家,她把短暂的一生都献给了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创作。作为英国短篇小说领域的创新者之一,曼斯菲尔德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