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的现状;(2)明确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性;(3)探讨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属于非实验性研究中的相关性研究。随机便利抽取吉林省两所高校护理学专业在校本、专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等统计方法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的相关因素,应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为135.83士40.84分;①在维度躯体化方面:二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一年级的护生得分,三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一年级的护生得分;在维度强迫症状方面:一年级护生得分高于二年级的护生得分;②三年制护生得分高于四年制护生得分;③非独生子女的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在维度精神病性与其它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护生得分;④放任型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高于民主型护生得分;专制型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高于民主型护生得分:⑤在维度敌对方面:对专业态度是无所谓的护生得分高于满意的护生得分,不满意的护生得分高于满意的护生得分,以上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人口学变量的护生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2)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学校适应总分为177.92士39.39分;①二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一年级的护生得分,二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的护生得分:在维度学习适应、校园适应与满意度方面,一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的护生得分;在维度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与情绪适应方面,二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三年级的护生得分;在维度情绪适应方面,二年级的护生得分高于一年级的护生得分;②专科的护生得分高于本科护生得分;③在维度人际关系方面,教养方式是民主型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得分高于放任型的护生得分;民主型护生的学校适应得分高于专制型的护生得分;在维度人际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方面:教养方式为民主型护生得分高于专制型护生;④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得分在统计上有显著性差异,对本专业满意的护生得分高于无所谓的护生得分,且高于不满意的护生得分。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其余人口学变量的护生心理健康无显著性差异。(3)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之间有显著性的负相关关系。结论:(1)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习类型和生源地相关联;与年级、学制、是否独生子女、教养方式和专业满意度呈显著相关;(2)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学校适应程度与学习类型、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相关联;与年级、学制、教养方式和专业满意度呈显著相关;(3)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适应之间存在负相关,说明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学校适应也相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