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际承包商在国际承包市场的竞争中,表现出居于产业链低端、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份额低和效益差等不足,显示出我国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相对较弱。为满足我国国际承包商走出去战略需求,研究如何根据国际承包市场产业链一体化趋势的特点,基于伙伴关系模式集成产业链资源、提高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基于伙伴关系能力观的核心竞争力所要求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提出了核心竞争力中企业战略,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技术、学习与创新,市场拓展,企业文化,环境适应八个要素,并据此建立了基于伙伴关系的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理论模型,以系统阐述国际承包商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根据理论模型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伙伴关系理论的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系统、全面和客观衡量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工具。在实证研究阶段,本文以各评价指标作为参数,选择面谈、问卷、专家访谈、企业资料查询、案例收集等方法采集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排序分析法、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典型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各要素对于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显示了核心竞争力八个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过程管理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及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其中,市场拓展可以作为所有因素的典型指标,国际承包商市场拓展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其他七个因素的表现。上述研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验证了基于伙伴关系的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模型的合理性。根据上述研究揭示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本文进一步选取了三家国外承包商,并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获得具有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衡量标杆。以此为基准,通过对比分析我国与国外承包商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国外承包商竞争优势成因,提出了我国国际承包商基于伙伴关系理论从资源获取、资源转化和学习创新三个方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