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评价及产业模式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产业模式变革是煤炭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煤炭资源效率是煤炭产业模式选择的重要衡量指标,是推动煤炭行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的关键。沁水煤田是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采及综合利用度低的问题,导致煤炭资源过度浪费及产业化较为单一。提高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合理选择煤炭产业模式,对实现煤炭产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依托地质构造与煤田地质学、煤炭资源经济及产业经济等理论,以沁水煤田煤炭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沁水煤田安全、绿色及经济多维视角下煤炭资源效率现状及趋势,对煤炭产业模式选择及发展战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基于沁水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煤质优良及煤炭资源易于预测与控制的特征,本文认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发展是有可靠地质依据与资源基础的。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包络数据分析方法,根据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及经济发展理念,构建了多维度煤炭资源效率模型,从安全、绿色及经济的视角给出了2005年至2014年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从0.41提升到0.54的演进趋势,是由于市场供需变化和资源整合后增大安全投入所造成的;并对其区内5个矿区2005年至2014年煤炭资源效率差异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武夏矿区、霍东矿区、潞安矿区和晋城矿区的资源效率提升不如阳泉矿区,主要是由于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造成的,如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其资源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四个矿区。其次本文运用趋势分析方法,就现有产业模式下给出了未来五年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各矿区在必要的安全效率和绿色效率稳定增长情况下,其经济效率却由于现有产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而必然下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沁水煤田进行产业模式选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煤炭产业模式是提升煤炭资源效率的条件之一,本文借鉴模糊决策理论及粗糙集多属性决策模型,构建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模型,并对影响矿区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适合其五大矿区发展的产业模式,即绿色属性是潞安矿区煤炭资源效率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阳泉和晋城矿区则以安全属性为最关键因素,而经济属性又是霍东和武夏矿区的发展关键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理论,对沁水煤田现有模式与模式选择后未来五年的煤炭资源效率进行了预测对比,结果表明产业模式选择后的沁水煤田煤炭资源效率年均增长率可达3.26%,可比现有模式年平均值提升0.054,呈现出较快的提升趋势,进一步明确了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与发展的科学性。  依据上述研究,根据沁水煤田发展现状及远期煤炭产业模式选择,从煤炭资源效率及煤炭产业模式等两个层面提出沁水煤田煤炭产业组建“山西现代煤炭技术公司”、创立“联合发展基金”以及构建煤炭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营机制的发展措施与建议。  论文创新之处:(1)通过对传统资源效率DEA评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一个更能体现出煤炭资源安全、绿色及经济发展要求的资源效率评价模型,解决了传统资源效率评价模型过于偏重资源经济效率而轻视安全效率及绿色效率的问题。(2)借鉴模糊决策理论及粗糙集多属性决策方法,量化了煤炭资源产业评估指标中体现安全效率、绿色效率及经济等级的非数值性指标,为沁水煤田产业模式选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量方法。(3)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沁水煤田现有模式与模式选择后未来五年的煤炭资源效率分别进行预测对比,解决了传统产业模式选择缺乏远期效益评估问题,论证了沁水煤田煤炭产业模式选择的科学性。  本文认为,在沁水煤田实施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变革,可以有效改变其煤炭产业资源效率低下的现状,有助于发挥其煤炭资源优势,进行高效率及生态化开发,变煤炭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沁水煤田安全效益、绿色效益及经济效益高度统一;同时也会有效促进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及统筹发展等六大发展的实现。
其他文献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eposit formation and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f Hedong gold ore. Therefore, the first collected study area of geological material, inclu
本文工作围绕初至波层析成像展开,以地震波初至数据为输入,目的是获得近地表速度模型。主要进行了地震资料初至波拾取方法、射线追踪正演算法改进、SIRT层析成像反演算法与约
深层砂砾岩岩性复杂、低孔渗、纵横向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孔隙结构异常复杂等特征制约着低孔渗储集层的压裂后产能预测研究。本论文以达西定律基础,借鉴Raymond和Binder模型
针对自然语言理解歧义处理的研究现状,以及自然语言理解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分析了歧义处理在自然语言理解中存在的不足,从自然语言理解全局出发,构造了逐层消歧模型,建立了不同层面歧义消解的关联性,利用高层模块理解结果对低层模块遗留的歧义进行消除,将最终理解结果的数量最小化。2.提出了“歧义树”处理算法。在逐层消歧处理中,动态构造歧义树,边构造边剪枝,避免了因输入过
本文针对保德煤矿13#煤奥陶纪灰岩(奥灰)承压含水层上安全开采,分析了研究区所在天桥泉域岩溶水补、径、排条件,总体水化学特征及强径流带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水位资料、钻探
崩塌是指陡峻边坡岩体或土体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岩(土)体而突然猛烈的由高处崩落的物理地质现象。崩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也可以形成地质灾害。为此,本文依托“陕西省延长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开展了延长县崩塌灾害的地质背景、分类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崩塌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崩塌的稳定性分析和运动机理研究,得出崩滑距的线性回归方程。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对野外调查资料的
随着无人航空飞行器的发展,搭载各种传感器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技术。无人机航空摄影在地形测量、电力巡线、地质灾害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受川藏地区地理条件限制,川藏铁路在修建时必然需要穿越大量以新都桥为代表的高海拔寒区富水坡麓、河床和沟槽季节性冻土地区,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和观测结果表明,这类坡洪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