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肠癌常见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证素在各诊断、分期中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大肠癌证素与临床表现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初步揭示大肠癌证素与常见症状体征、舌苔脉象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大肠癌证素之间的分布组合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2011.1—2011.12期间住院确诊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第一版》及《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为诊断分期标准,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肿瘤中医诊疗指南》相关规定,结合导师经验,提取脾、大肠、肾、肝、气虚、气滞、湿、热、血瘀、毒、阳虚、阴虚、血虚13个大肠癌常见证素,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及证素等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常见症状体征、舌苔脉象、临床分期及证素的关系。结论:本课题研究资料显示,与大肠癌相关的症状体征频数排名前5的分别为:大便脓血、腹痛、纳呆、疲乏、腹泻;舌苔脉象为:苔白、脉弦、苔薄、舌淡、脉细。在本课题涉及的170例结肠癌患者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症状体征为:腹痛、大便脓血、腹满,舌苔脉象为:苔白、苔薄、脉弦;120例直肠癌患者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症状体征为:大便脓血、腹泻、便溏,舌苔脉象为:苔白、脉弦、苔薄。术前患者121例,出现频率前3的症状体征为:大便脓血、腹痛、腹泻,舌苔脉象为:脉弦、苔白、舌淡。Ⅳ期患者75例,出现频率前3的症状体征为:腹痛、纳呆、大便脓血,舌苔脉象为:苔白、脉细、苔薄。Ⅱ期患者44例,出现频率前3的症状体征为:疲乏、腹痛、大便脓血,舌苔脉象为:脉细、苔薄、舌红。证素出现频率前5的分别为:气虚、脾、气滞、血虚、大肠。各证素在不同诊断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分期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证素脾、大肠、肾、湿、血瘀在术前病例中多见,气虚、阳虚、气滞、热、毒在工Ⅳ期与术前病例中多见。与证素肝相关的临床表现有便溏、消瘦、失眠多梦、舌红、苔白、脉数;与证素脾相关的有舌暗、舌淡、苔白、苔黄、脉沉、脉滑、脉濡:与证素大肠相关的有大便脓血、舌淡、脉细、脉涩;与证素肾相关的有便溏、消瘦、疲乏、苔白、苔腻、脉滑、脉数、苔细裂;与证素气虚相关的有大便脓血、消瘦、疲乏、舌红、苔白、苔黄;与证素湿相关的有舌红;与证素血瘀相关的有舌暗、脉涩;与证素气滞相关的有吞酸、舌暗、齿痕、苔白、苔黄、脉沉、脉滑、脉濡;与证素血虚相关的有疲乏、舌淡、齿痕、舌红、苔薄、苔白、脉沉、脉弦、脉滑、脉弱;与证素热相关的有舌红;与证素毒相关的有脉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