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分析丁苯酞(NBP)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病后3个月至24个月新发VD患者共计90人,其诊断与第四版精神疾病障碍诊断的统计手册(DSM-IV)有关血管性痴呆标准相符,且均存在精神行为症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人,三组患者分别于自身原有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深入开展治疗研究。其中A组患者服用NBP软胶囊治疗,每次0.2g,每日3次;B组患者服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每次0.8g,每日3次;C组患者联合服用NBP软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和奥拉西坦胶囊(每日0.8g,每日3次);上述三组患者于自身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基础上深入进行治疗。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缺血评分量表(HI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CS-ADL),于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12、24周进行量化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A、B、C三组MMSE、HAMD、HIS、ADCS-ADL评分基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有显著提升(P<0.05),C组患者在治疗4、12、24周MMSE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C组患者在治疗4、12、24周HAMD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HI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C组患者在治疗4、12、24周HIS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ADCS-ADL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5),C组患者在治疗4、12、24周ADCS-ADL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治疗C组患者MMSE、HAMD、HIS、ADCS-ADL评分较A、B组出现变化时间早,且幅度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24周较4周及12周评分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其中C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可有效提升患者智力水平。2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C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3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HI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C组患者HIS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缺氧缺血状态。4通过治疗三组患者的ADCS-ADL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C组患者ADCS-ADL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说明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可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5通过三组治疗对比发现,联合治疗较单独用药显效早,且治疗24周效果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