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莓为适合于寒地栽培的一种特色小浆果果树,因其水杨酸含量较高,也为称作为植物界中的“阿司匹林”。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个树莓品种“费尔杜德”、“DNS22”、“哈瑞太兹”、“绥莓1号”、“秋福”、“金秋”、“黑树莓”、“美22”不同月份(5月末、6月末、7月末、8月末、9月末)叶片、不同发育时期(绿果期、转白期、成熟期、过熟期)果实中的水杨酸含量,并分析了树莓叶片和果实中水杨酸提取液对真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及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能力。此外,还对3种野生种类库页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 Levl.)、蓬虆悬钩子(R. hirsutus Thunb.)、茅莓(R.parvifolius L.)及11种栽培品种"DNS1"、"DNS4"、’‘来味里”、“DNS9”、“图拉明”、“DNS16”、“宝尼”、“米克”、“欧洲红”、“DNS33”、“丰满红”的5月末叶片中水杨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目的在于为今后树莓的功能性育种、工业化利用筛选高含量的种质资源、确定适宜的采集时期提供依据。试验得出的结论如下: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树莓叶片和果实中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条件为采用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为6:4的甲醇和乙酸钠(0.2mol/L, pH5.5),最佳吸收波长为296nm,流速为0.5mL/min,进样量为10μL。2.树莓叶片中水杨酸含量范围为0.350-3.628mg/g;对8个树莓品种不同月份叶片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表明,夏果型树莓品种“DNS22”、“美22”和“费尔杜德”叶片水杨酸含量均在5月末表现最高,秋果型树莓“秋福”、“哈瑞太兹”和“金秋”在5月末和6月末含量都比较高,“绥莓1号”和“黑树莓”均在8月末最高;夏果型树莓“美22”根蘖苗叶片水杨酸含量均高于结果枝;对20个不同种类和品种树莓叶片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蓬虆悬钩子显著高于其他种类和品种,其它含量的顺序为欧洲红>宝尼>来味里>美22>米克>DNS22> DNS9> DNS16>丰满红>金秋>DNS4>图拉明>库页悬钩子>哈瑞太兹>茅莓>秋福>DNS1>DNS33>费尔杜德。3.树莓果实中水杨酸含量范围为0.142-1.390mg/g;8个树莓品种的果实中水杨酸含量均在成熟期表现最高,且果实水杨酸最高含量普遍低于叶片水杨酸最高含量。4.8个树莓不同发育时期叶和果的水杨酸提取液对真菌番茄灰霉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及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效果和其含量没有表现出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