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滩海地区沙河街组储层测井评价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和油藏开发的逐步深入,薄层砂岩油藏和低渗透油藏等复杂类型油藏逐步成为我国新增石油储量和产量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目前热点地区的环渤海湾滩海油田,薄层和低渗透油藏发育广泛,这些油藏往往具有“薄(互)层、低渗、低阻”特征,受测井仪器分辨率和解释方法的制约,存在薄层识别率低、流体解释难、储层参数解释精度差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储层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性,制约了油藏高效开发。本论文以渤海湾盆地大港油田滩海地区沙河街组地层为例,开展了针对薄层识别的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和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流体识别研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取得以下成果:(1)将盲源反褶积方法应用于测井曲线处理,减少了围岩对薄层测井响应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2)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得到测井属性新参数,新参数曲线对薄层的识别能力更强;(3)针对研究区低渗透储层的低阻特征,从其成因出发建立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流体识别方法,在研究区取得良好效果。在上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储层测井评价研究:(1)对研究区进行储层参数测井解释与评价,开展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并建立泥质含量、粒度中值及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2)综合多种资料及信息建立了研究区储层流体识别标准:油层AC≥225μs/m,RT≥4.5??m,干层AC≥210μs/m,水层AC≥245μs/m,RT<4.5??m;(3)利用测井解释结果对研究区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表征;(4)开展研究区油藏低渗低阻成因研究,并从成因角度出发建立研究区低渗低阻油藏流体识别方法;(5)以岩性、物性、储层厚度等作为判别要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综合试油资料对储层进行评价分类,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标准;(6)在资料不完善的井段,选取反映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性的多种测井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储层多参数评价及分类。通过本论文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研究区的储层测井解释及评价方法,对于大港滩海及其它地区同类储层测井评价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期刊
辽东湾地区是渤海油田重要的油气产区之一,而辽东凸起南倾没端相对来说勘探程度较低。随着勘探节奏的明显加快,该区也成为了辽东湾探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勘探战场。但是由于资料
高光谱遥感能在特定光谱范围内以高光谱分辨率同时获取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从而可以构成独特的多维光谱空间,使得遥感应用着重于在光谱维上进行空间信息展开,获得目标物更多的光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科技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遭到破环,给各种生物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于是乎环境保护问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关于环境检测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就关于环境监测社会化展开简要的调查探讨,以期对相关人事作参考。  关键词:社会监测组织;环境监督;社会化  中圖分类号:X830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时图像处理在多媒体、图像通信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图像处理系统的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达到小型化、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地下构造研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地震勘探中,由于工作量的限制及施工条件的影响等,常常使某些测线方向上地震记录的道间距较大。这就造成
随着气候变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立足于多源地学数据基础之上进行综合研究问题。这种综合研究就要求进行学科交叉渗透,以全局
掘进工作面是矿井突水事故多发位置,井下瞬变电磁法是进行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以往对井下瞬变电磁探测的理论研究都重点关注垂直分量,忽略了水平分量。然而
静校正是陆地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中重要的步骤,解决好静校正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常规折射波静校正处理是建立在水平均匀层状介质假设前提下的,而实际的近地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