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因子作用下秦岭北麓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ilia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人类的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演变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一直在超负荷运行。近年来,周至县将开展沙·沙河水街项目作为发展重点,但该项目的开展对骆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格局的演变带来了严重干扰,出现了众多生态问题,骆峪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是秦岭北麓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缩影。而流域的景观格局的形成是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演变将直接影响流域内的所发生的生态过程,从而影响流域的生态安全。但目前深入研究秦岭北麓小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较少,而驱动因子分类也都大同小异,多为自然和人文分类方式。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对认知景观演变的过程和景观格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也对流域景观格局的控制和人类活动的管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提出了新的驱动因子分类即快因子和慢因子,基于格局—过程理论,构建驱动—过程—格局模型,应用历史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过程进行格局分析,同时提出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从而对秦岭北麓的生态规划提供一些帮助。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1)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的提出。分析了“景观演变”及“景观演变机制”,并结合了格局—过程理论,同时应用了“驱动—过程—格局”的时空模型及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一些方法和工具,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二章)。(2)对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主要从骆峪河流域的现状入手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和2000年—2015年的遥感数据,首先将骆峪河流域的演变进行时空分段:在空间上将骆峪河流域分为了山地段、平原段和水街段;在时间上分为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扰动阶段,分析不同阶段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是如何形成及演变的。然后运用ArcGIS分析技术、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年—2015年近十五年骆峪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情况(第三章)。(3)骆峪河流域景观演变驱动机制分析。分别从快因子和慢因子两种驱动因子作用下,分析驱动因子是如何作用于景观格局的,并在对应提出驱动因子作用下骆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第四、五章)。(4)对两种驱动因子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了两种驱动因子的分析侧重点、缺点、适用条件以及限制要求(第六章)。本文的结论有以下三点:(1)提出了一套基于历史和遥感数据分析的研究框架。(2)提出了在快因子和慢因子的分类方式下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技术路线。(3)分别提出了在快慢因子驱动作用下的景观演变的驱动机制,对未来研究空间格局演变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和新的尝试。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越来越多的工业活动,而化工、制药以及制革等工厂会产生大量含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污染成分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
作为重要的绿色轮胎胎面胶材料,如何提高白炭黑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轮胎行业的重要课题。通常采用添加硅烷偶联剂的方式解决,但添加硅烷偶联剂对混炼温度
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常用于农林业中虫害的防治。相较于传统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性,能用于
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No.51764013)为依托,对某矿山岩石力学特性及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RMT-150C试验系统和PC-II型声发射信号监测仪,对该矿山417中段的砂质板岩
造纸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如果不合理规划利用则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面对石化资源日渐枯竭的现况和减少碳排放的要求,提高废液中木质素的利用价值,对解决能源
为充分回收残留矿石资源,大冶铁矿拟采用充填法回采龙洞保安矿柱。同水平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龙洞保安矿柱过程中,须在两种采矿方法衔接处设计合理竖向隔离间柱,以及合理的保
本文以石拉乌素矿221_上01工作面轨道顺槽为研究载体,结合现场调研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室试验得出深部大断面沿空掘巷巷道底鼓机理;结合窄煤柱合理宽度的设计原则和理论
程潮铁矿在充填采场下方对保安矿柱采用崩落法回采,覆盖层主要由放顶形成的初始覆盖层以及上方冒落的充填体碎块组成,覆岩块度组成未知、放矿过程中细颗粒穿流现象是否严重,
压气机内部的不稳定性流动现象会造成其性能下降、噪声问题甚至是产生运行事故,相关研究有助于提高稳定工作范围和避免进入危险工况。旋转不稳定性是一种局部的气动失稳现象,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与海洋石油运输的发展,海洋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周围环境和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危害。溢油已成为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溢油监测与防控是海洋环境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