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块状经济合理聚集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块状经济聚集,表现为一定空间上相关经济组织的一种向心运动,它结成以某一行业为中心,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网络型区域产业组织或聚集体。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这一产业组织形式借助区内发达的分工协作网络、完善的区域市场体系和有效的信息沟通,形成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由于块状经济聚集体具有内生性和自发性,需要一个优化、完善的过程。区域发展所需的经济、文化和政策等因素,也需要有一个和聚集体逐步衔接、融合与一体化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进展迟缓,或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聚集体对变化做出的反应与调整速度时,聚集体往往会出现无序竞争、质量降低、环境恶化、效益下滑等影响区域形象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践表明,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加快进行系统革新,不加强区域环境整治,块状经济聚集体就难以面对来自全球竞争、产权保护和有形市场收缩等挑战,也无法构建起面对新形势的竞争优势。为了提高块状经济聚集体的竞争力,推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增强政府促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行为能力,优化区域产业组织,提升专业市场功能,树立区位品牌,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完善金融、担保体系,健全区域创新体系,重构区域文化。 本文共分四部分: 一、块状经济聚集概述 二、块状经济聚集的现状与问题 二、影响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因素 四、块状经济合理聚集的目标要求与应对措施
其他文献
在“文革”结束之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业已十分突出的“平均主义”倾向,邓小平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胆略和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理性思考与认识,是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邓小平理论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
<正>一、对新课标"几何概型"教学分析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是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新课标对几何概型的教学要求:了解几何概型的特点,会进行几何概
目的基于多重PCR和反向斑点杂交原理,建立快速检测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和耐药性的膜芯片方法,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根据HBV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膜芯片,用PCR-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带有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愈来愈多,在所有的转换结构中,尤以梁式转换层应用最为广泛。随着转换梁上部及下部结构形式多样,使整个
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一系列观点、政策,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指导作用。本文把邓小
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y,IM)是一组以骨骼肌炎细胞浸润伴肌纤维破坏为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肌病。除感染性肌炎病因明确外,其余类型多病因不明,故又称为特发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高技术的竞争,高技术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但高技术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作用,而高技术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依靠相应的动力,有
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用电量不断增加,这就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供电质量衡量过程中电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供电质量的好坏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的问题,
以江苏无锡地区住宅工业化市场调研为背景,以上海宝钢工业化住宅项目为投资分析对象,分析了实施该项目的市场前景与收益回报,并进一步指出加强无锡地区的住宅工业化的政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