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陆机悼挽伤逝文学比较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ingzx6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岳、陆机悼挽作品同中有异.潘岳悼挽选材范围广而且具体,陆机悼挽范围相对要泛一些,集中在东吴集团故老人物上.悼挽,以潘岳胜;伤逝,则以陆机为先.潘岳悼挽亡妻有独到之处,更加关注普通人的死亡.在伤悼之情唤起和渲染方面,对于"见景生情,因景达情"及"物存人亡,倍加伤情"表现模式,潘岳把握更为娴熟.陆机继承了前人的悲秋意识,同时对冬天的肃杀之气给生命个体所带来的悲剧意识,进行了很大发挥.陆机较多运用日、月、风、云意象,总是力图和宇宙和生命的"非永恒性"相接,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较深刻.相比之下,潘岳感情较丰富细腻,选用物象也都较具体,对亡人思念每多睹物思人模式,常用松柏意象.潘、陆二人对诗赋悼挽题材的拓展,开拓了后世作家关注视野,使一些惯常表现模式固化和成熟,密切了特定创作主体与悼挽题材主题关系,有助于中国诗学范型的成熟.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世纪美国作家中,罗伯特·潘·沃伦以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式人物著称,但沃伦文学生涯的中心成就是在诗歌领域,并被誉为与哈代、叶芝和斯蒂文斯相媲美的伟大诗人。在沃伦繁复
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CaCO3水样的阻垢效果,以及壳聚糖的浓度,水样Ca2+浓度,溶液温度,pH值和恒温时间等对阻垢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壳聚糖与丙烯酸共聚的阻垢效果.
我们知道在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人们生活状态日益的上升,我们的艺术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艺术的审美上面,我们可以有很好的理论知识和对建筑的审美艺术上面完美的结合起来,当
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主题征文活动已于2016年6月30日截稿,总计来稿176篇。《中国
关于路·维特根斯坦,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他是颠覆与破坏的代名词,在哲学上他是一个极端的唯名论者,在美学上他是一个取消主义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无论对于哲学还是美
本文以新疆伊犁州直哈萨克族的国家通用语言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情况、语言学习情况、语言态度和文字使用情况为研究重点,选取伊犁州直“一市两县”,伊宁市、新源县、昭苏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不断上升的道路交通伤害。如何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参考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儿
意义失落与意义重构是近代以降中西文化冲突,导致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精神文化现象.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五四"新文学在生成之初,就一直将意义重构作为自身发展的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风景园林的设计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关注重点.但是,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却欠缺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无论在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