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牡丹亭》两个英译本隐喻翻译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89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由明末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成书于公元1598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内容来看,它都达到了明朝戏剧的巅峰。《牡丹亭》以其文字之优美绚丽,声腔之动人心弦,至情之超越生死而著称。它不光让国人如痴如醉,肝肠寸断,而且早在17世纪就已远传海外,引起惊叹连连。至今,《牡丹亭》已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并搬上了世界舞台。然而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经典之作,其语言凝练,修辞丰富,典故繁多,特别是隐喻的大量使用,使得涉足其研究的学者甚少。根据对源语文本的分析以及概念隐喻理论,本文将牡丹亭中的隐喻分为四大类:动物隐喻、植物隐喻、无生命事物隐喻以及历史文化人物隐喻。根据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本文对比分析《牡丹亭》Cyril Birch和汪榕培的两个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从而探讨中国古典戏剧中的隐喻翻译。通过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本文发现Birch和汪榕培在翻译中都采取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其中直接翻译包括直译、直译加解释、直译加注脚,间接翻译包括意译、意译加解释、替换和省略,但二者在不同翻译方法选择的比例有所不同。为了保留原文中中国文化元素,Birch倾向于使用直接翻译,其中直译的方法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汪榕培则倾向于间接翻译,其中意译的方法使用最为频繁。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下Birch的译文虽能保留原文隐喻意象却不能达到最佳关联。相反,汪榕培的译文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达到最佳关联却失去了原文中的隐喻意象。本论文指出,意译加解释或注脚的翻译方法可以弥补直译和意译的不足之处。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本篇论文进行了简单介绍,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联理论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是隐喻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牡丹亭翻译研究综述。第三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主要分析了Birch和汪榕培《牡丹亭》译本中的四大类隐喻,并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对两个译本中的隐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本章对各类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解析。第五章对两译本在处理《牡丹亭》中的隐喻时所采取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总结,然后分析总结了两译本翻译方法的相似与不同。第六章,也是本文的最后总结部分,探讨了本研究的发现以及不足。总之,本文探讨了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如何分析并翻译中国古典戏剧《牡丹亭》中的隐喻,为以后的中国古典戏剧翻译提供研究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影响白细胞介素(IL)-4蛋白表达中的作用,初步探讨DEHP的免疫毒性机制。方法以10μg/L佛波酯(PMA)及0.5
目的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析了资源三号卫星定向建模的精度,分别基于不同地形类别的测绘数据生产,并进行精度比对分析,总结出不同软件处理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技巧,对于数据生产精度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会正处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社区纠纷频发,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稳定与发展,我们无法再忽视社区纠
树活百千年而无语,默默地装点着群山、河流、田野、村庄与城市。树多就成林,林大即为森,巍巍群山有了茂密的树木,才会有长流不息的清清溪水滋润着的田野、村庄与城镇。有了树
根据摩擦摆系统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考虑桩土效应、桥墩刚度以及支座非线性的减隔震桥梁简化计算方法。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梁拱组合桥的纵桥向减隔震性能开展研究,分析了不
早期断奶引起的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是养猪生产中的大事件,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断奶给仔猪造成的最明显损伤就是导致仔猪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有研究证实,细
长穗偃麦草具有良好的赤霉病抗性,是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为了深入研究长穗偃麦草的赤霉病抗性并对其抗性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连续两年两地于开花期通过单花
草绘图形识别系统辅助设计师展示设计思维,发挥设计工作中的创造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草图识别系统。在线识别图形是智能草图识别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作为模式识别方向的一
社区作为社会的微观层面,能够最为直接地反映出社会变革中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博弈和动态互构的过程。社区冲突的本质是对社区利益关系的破坏和调整,是在社区利益关系的平衡状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