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功能区。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1.5±0.6Pg C,约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的60%-70%。然而,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强度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存在着显著的变异性。深入研究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调控机制是全面认识全球碳循环过程、准确预测和评估全球碳收支的关键。  本研究整合北半球241个涡度相关碳通量观测站点861条站点年碳通量数据(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结合气候、土壤、植被的调查和遥感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空间格局特征,利用通径分析、分层回归树等方法对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空间变异的调控因子进行分析和量化,从而揭示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调控机制。主要的结果如下:  (1)北半球的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GPP,RE和NEP)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个洲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三个区域间的森林、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GPP,RE和NEP均无显著差异,仅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欧洲草地生态系统的GPP和RE(1472±473,1236±452gCm-2yr-1)显著高于亚洲(470±567,463±581 g C m-2yr-1)和北美洲(694±384,639±348gCm-2yr-1)。北半球的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的GPP和NEP显著高于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RE则在森林生态系统最高,平均约为1185±641gCm-2yr-1,而在其余生态系统间无显著差异。  (2)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GPP和RE呈现出显著的随着纬度升高而线性降低的趋势,而NEP的纬向变化规律不明显。位于中低纬度的东亚季风区(20-40°N,100-145°E)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高的碳吸收强度,平均NEP约为362±39gCm-2yr-1。东亚季风区森林总NEP约为0.72±0.08gCyr-1,占亚洲森林总NEP的30%和全球森林总NEP的8%。充足的水热条件加上过去几十年植树造林形成的年幼的森林结构和快速的工农业发展产生的高氮沉降的三者叠加作用,促使了东亚季风区森林生态系统表现出高碳吸收功能。  (3)年均温(MAT)和年总降水量(MAP)是GPP,RE和NEP空间格局的重要调控因子。GPP和RE在空间格局上分别与MAT呈显著的线性和指数函数关系,与MAP呈显著的S型指数和线性函数关系。NEP空间变异则受到GPP与RE对MAT和MAP响应方式的协同调控,由GPP和RE两者的响应函数差值决定。这种空间变异格局及其气候响应规律不因区域(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变化而变化。MAT和MAP两个气候因子可以解释36%-85%的亚洲区域GPP,RE和NEP空间变异,30%-58%的北美区域GPP,RE和NEP空间变异,以及19%-40%的欧洲区域的GPP,RE和NEP空间变异。  (4) GPP和RE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同向偶联共变关系,但NEP与GPP和RE在空间格局上无显著的偶联关系。GPP与RE在空间格局上的这种同向偶联共变关系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六个洲际乃至全球范围内也依然存在。GPP的空间格局是RE空间变异的主要决定因子。在气候和植被因子的空间变异梯度上,全球RE/GPP稳定在平均值为0.87±0.04,0.7-1.2的范围内波动。  (5) MAT和MAP通过影响植被指数EVI的空间变异来调控陆地生态系统GPP和RE的空间变异格局。MAT,MAP和多年平均植被指数(EVImean)三者共同决定了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60%的GPP空间变异和58%的RE空间变异。土壤有机碳含量(SOC)的空间差异对GPP和RE空间格局的调控作用较小。但气候和植被因子(MAP、EVImax)仅决定了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10.1%的NEP空间变异,表明还存在着其他影响因子影响着NEP的空间变异,如氮沉降、人类活动干扰等。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氮沉降以及人类干扰活动对植被属性和演替进程的影响等将是解释复杂的NEP空间变异的关键。
其他文献
β-甘露聚糖酶(EC3.2.1.78)是降解植物细胞壁半纤维素成分之一的甘露聚糖的主要酶类。植物器官的脱落和对逆境(伤害)的反应都涉及细胞壁的降解,包括甘露聚糖的降解,因此β-甘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mosaicvirus,SCMV)是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在自然界中通过蚜虫和机械摩擦传播并可通过种子传代传播。该病毒是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原,而且能导致玉米
背景:近年来,环境因素对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常用的塑料制品增塑剂,有很强的拟雌激素样作用,是公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不但可以干
为了解决全球能源短缺和化石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攻克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难题,新能源发电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大,其在系统故障时的解列会给电网系统造成又一次的冲击,扩大故障影响范围,甚至导致大规模的停电,严重影响电网系统安全。针对此种情况,要求并网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在并网点发生电压跌落时能够不脱网运行并提供一定的无功帮助系统恢复,也被称为低电压穿越
本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对野生江豚和豢养江豚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比较了野生和豢养江豚、雌雄江豚以及成熟与未成熟江豚之间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的关
目的:对于单发实性肺结节血供使用的320排容积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9月这一年在我院进行肺病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选择
采暖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达不到治疗标准和渗透等通病则容易影响建筑物功能的发挥以及造成建筑物安全隐患.而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容易引发一些质量通病,为了减少质量通病的出
近年来,中国地区多条500kV交流线路复合绝缘子出现异常断裂和异常发热现象,严重威胁着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故障区域内部芯棒腐蚀劣化是异常断裂和部分异常发热复合绝缘子的共同特征及主要原因。现场运行复合绝缘子芯棒可能处于湿热的环境之中,而芯棒材料对湿热环境颇为敏感,因此,本文提出湿热联合作用可能是复合绝缘子芯棒腐蚀劣化的重要诱因。据此,对现场常用芯棒在50℃、80℃、100℃水浴环境开展湿热老化试验。
丙烯醛是香烟烟雾和空气中的一种污染物,同时也是脂质过氧化产物。研究表明丙烯醛具有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可导致肝脏损伤和肝细胞死亡。另外吸烟也被认为是衰老相关的眼科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