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氏疟原虫两个虫株的生存竞争与疟原虫属基于coxⅢ基因的系统进化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ch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感染在疟原虫感染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混合感染发生后,宿主-寄生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比单独感染时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疟原虫毒力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会对宿主免疫应答的产生及效应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看来,为了深入阐明疟原虫感染宿主机体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对疫苗开发做出更好的指导作用,加大开展混合感染对于宿主免疫系统应答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对同种而基因型有差异的虫株进行分型与定量,我们采用了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本研究中找到了合适的分子标记标识约氏疟原虫两个虫株17XNL与265BY,运用相对定量来对混合感染进程中两个虫株的比例进行了实时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毒力不同的虫株在宿主体内发生竞争作用时,毒力强的一方总是占据着主动地位,它们总能在竞争中获胜。当17XNL:265BY=5:5感染小鼠时,265BY在群体中在12天时已经占据了81%的比例。结合感染进程中宿主存活率,原虫血症水平等数据,我们能比较充分地了解两种毒力不同的虫株混合感染时的生存竞争状况及其宿主免疫反应的表征。当混合感染发生时,虫株群体数量的变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两种虫株单独感染时数量的简单叠加,不论虫株毒力强弱抑或混合感染时虫株的比例不同,其中每一种虫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初始感染比例17XNL:265BY分别为1:9和9:1为例,前者在14天时17XXL被抑制的程度达到了98%,而后者中265BY在14天时被抑制的程度为60%。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动态变化的发生与宿主免疫系统影响的具体关联,但是本实验为下一步探寻宿主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的变化,阐明保护性和病理性免疫应答动态平衡的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论文亦以厦门某医院一位自然感染间日疟原虫患者的血液样本为研究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扩增coxⅢ基因序列,并以之作为分子标记,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了coxⅢ是否可以作为疟原虫属不同种之间分子系统进化研究的合适基因。通过本文中选取的疟原虫属13个种加上本实验获得的间日疟原虫种,依据coxⅢ基因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来看,它可以很好地反映疟原虫属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利用coxⅢ这一有效的工具开展寄生虫生物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我国近期将兴建一批坝高近300m的特高拱坝和坝高大于200m的特高重力坝。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计算分析、模型试验表明,高拱坝,特别是坝高超过200m的特高拱坝,坝踵部位因施工期属于
雄黄是一种常见的矿物中药,主含四硫化四砷(As_4S_4),在中医药中具有悠久的医用历史,广泛用于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和抗肿瘤等。然而,由于雄黄的水不溶性而导致的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以及给药途径单一等缺点严重制约其临床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论文将微生物湿法冶金技术用于雄黄的炮制,采用微生物湿法冶金常用菌株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BY3(At.f B
本文以乙烯非敏感性橙红色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切花为实验材料。研究含抗生素的保鲜剂在非洲菊切花衰老中的作用。通过观测和测定切花衰老过程中的瓶插寿命,水分平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跨流域调水工程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将引长江水调入黄河,其海拔高度
城市给水工程是以保证城市所需的水量、水质、水压为目标,选择和寻求城市水源,确定取水方式和净水方式,布置和建设各类取水、净水、输配水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是保障城市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