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易》象数、义理看中医学的六经、八纲辨证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ah5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典籍,其内容博大精深,其学术影响遍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医学亦不例外。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医易会通的源流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周易》象数、义理的要点,以及论述了《周易》与中医阴阳理论的内在联系之后,着重介绍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学术环境下,《周易》的象数、义理对中医学六经辨证和八纲辨证的深刻影响。 研究表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临床经验为基础,以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为指导,结合《周易》卦爻结构和义理内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从思维方法看,《伤寒论》运用《周易》一卦六爻的概念发展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理论,把外感热病的病程分为三阳三阴六个阶段;六经证候所表述的是六种“象”,而病象的演进则是对“六爻之动”的模拟。张仲景对伤寒病病机的认识和六经辨证结构的确立,既是他对《素问·热论》医易会通思路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周易》的“否”、“泰”二卦从象到意在《伤寒论》种较集中的体现。《伤寒论》六经证候传变理论也受到东汉易学“阳升阴降说”、“卦变说”的启发和影响。如果把伤寒病看作一个卦象,那么六经传变的各种方式、原因及不同的病理表现,都不外乎正邪斗争所导致的阴阳升降变化,换言之,是阴阳爻升降运行的结果。此处阴阳爻的升降,既可指病位,又可指邪正盛衰,而这种爻位的升降一旦使此卦变成了彼卦,就意味着六经证候由“传”而至“变”,即所谓“传变”。《伤寒论》成书的时代背景及与《周易》某些术语、观念的相通性,亦表明六经辨证与《周易》的义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八纲辨证的基本成分源于《内经》,随后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并有所发展,而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临床运用则首见于明代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张介宾深受宋代易学,尤其是邵雍象数易学的影响,毕生崇尚易理、精研易理,主张“《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无论是医理研究,还是临床辨证、处方用药,都致力于医易会通的探索和实践。他借助八卦模型和相关的象数义理,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相对独立和零散的概念统一于八纲辨证的理论体系之中,明确了八纲内部的纲目关系,并对每一纲的辨证要点作了详细的分析。此外,虞翻易学的卦变说对于八纲证候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能给予阐明。可以说,中医八纲辨证体系的建立是继六经辨证体系建立后医易会通史上又一重要篇章。 从科学思想的角度来回顾和总结前面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周易》的象数、义理为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和易学推类方法。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有效
其他文献
根据WTO协议,我国证券业将逐步开放,如今5年的缓冲期即将过去,我国证券业将面临国外同行全方位的激烈竞争。我国证券公司的竞争力现状如何,能否应对国外同行的挑战,应采取何
目的:建立阿霉素(ADR)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探讨相关影响因素,考察阿霉素的给药剂量与造模方法(一次性注射和分次注射),确立造模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和分次
<正> 裴艳玲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顶梁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女武生演员。在她三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其中沉香和哪吒两个人物,都在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汤(BHZMT)对自然衰老型围绝经期综合征肾虚证大鼠脑内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然衰老雌性15~1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围绝经期组、围绝经期+BHZM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活动场所,是一个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的整体,它蕴藏着纷繁复杂的结构、情境和互动,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它处于特定的时间或空间中,是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验证麻藤汤在气温骤降时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及择时运用中医药预防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可行性。 研
提到粮食储备,人们不会陌生,自然会在脑海中有这样的基本认识——粮食储备是应急需求之物质保障。的确如此,人们对粮食储备作用的认识,唤起了对粮食储备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了
在我国的戏曲舞台上 ,梆子腔剧种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板胡作为梆子腔剧种的领奏乐器 ,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板胡又名梆胡等 ,它是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 ,在胡琴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中医古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探讨其疗效的作用机理。该方由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法半夏加元胡、
每一次股市崩盘的"尸检"报告都触目惊心,但似乎都无法使人们免于贪婪的诱惑,于是悲剧注定一次次上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