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对《论语》的译介与诠释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国学大师辜鸿铭(Ku Hong-Ming)是清末民初向西方译介儒经的第一位中国人,他的译经活动打破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由西方传教士形成的垄断局面。晚清时期,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方面,中西文化输出严重失衡,西学的输入远大于东学的输出;其次,西方汉学研究发展不健全。辜鸿铭在当时众多倡导“西学东渐”的中国士人中独树一帜,在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主导下执著于宣扬“儒学救西论”,并将其思想付诸于其儒经英译、儒经西传的活动中,由此成为近代中国“东学西传”的先驱。本文是比较文学方向下所作的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倾向于关注由译本所引发的源语国与译语国之间的沟通与影响。本论文选取辜鸿铭所译儒经中的一部——《论语》(英文名称为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将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探讨:译者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译者对《论语》中儒学核心概念的译介以及“归化”策略的选择。在儒经英译的过程中,辜鸿铭的文化保守主义观点得以逐步呈现,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他对《论语》的理解和翻译。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翻译的小文化背景,即译者出发,对译者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观点的形成及其翻译《论语》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与阐述。第二章从翻译目的出发,探究辜鸿铭对《论语》中核心儒学概念的整体认识及译介。第三章以译文文本为中心,具体分析辜鸿铭的“归化”翻译策略及其“东学西传”的文化用意。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辜氏儒经英译活动是在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必然选择。辜氏《论语》译本限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中西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采取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翻译策略,从而有效地对孔子思想进行译介与传播,符合辜氏注重“寻求西方读者对儒学经义的认同”这一翻译目的。
其他文献
生命的真实意义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吴立湘从懂事起,我就渴望知道人生的奥秘。那时觉得大人们是深知其中道理的。所以,总盼着快快长大,好解开心中的谜团。渐渐地长大了,掌握了不少自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通过确立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建设原则,实施策划出版工作的标准化,以及制定执行《职业教育精品教材标准及工作规范》,使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稳步发展。本文
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3-9月期间,随机选取该院各病区护士42名,根据入职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系列审计风险准则即将施行,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将被贯彻到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由此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之评估变为必要的审计程序,而由于上述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医院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服务和技术的竞争,更是管理水平和能力的竞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水平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市容问题屡禁不止,如各类车辆乱停放、马路市场脏乱差、街道两侧店面物品乱堆乱放、小区
政府性投资制度改革是我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工作,完善政府性投资监管法律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政府性投资立法体系混乱、层次过低,监管机构权限配置混乱,投
为查找某水泥钢筒仓严重倾斜事故原因,通过现场勘查、三维数据扫描与工程实体质量检测,以及结构的承载力验算,从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最
<正> 宋七力的&#39;天人合一&#39;整体生命论与人天观,使我们认知了:人的生命除世人皆知的肉体之外,还有真实的生命主体——本体,人的本体来自于宇宙万物一体的本原——宇宙
为充分利用气层能量,提高油井日产量,恢复油井自喷能力,通过流入控制阀阻流降压的作用,将气顶气或气藏气注入生产井筒,从而降低井筒的流体密度,延长油井自喷时间。综合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