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应对公共危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南方电网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shenghuo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对于国有企业这种“半政府半企业”的特殊企业形式缺乏理论研究和探讨。笔者希望能以探讨国企的危机管理,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找出适当的危机管理对策,并能够对政府和企业的危机管理有所借鉴。本文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综合与归纳相结合、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现代危机管理和传播理论为指导,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国有企业在应对公共危机中的问题,谋划解决的方法,结合实际予以研究分析。本文综合运用管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国有企业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不足之处,并深入探究南方电网应对2008年冰雪凝冻灾害的案例,为国有企业危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本研究系统分析的总体思路如下:  (1)阐明国有企业危机管理的实施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将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分为试点、推广、修正、改进与完善五个阶段,并分别总结出了每个阶段的历程对国有企业危机应对的影响;  (2)分析了目前的舆论环境,以求得出国有企业在应对危机时的弊端所在;  (3)以对南方电网公司的调查为切入点,分析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成因,重点探讨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运行机制和实际操作模式;  (4)从政府、国企、媒体、公众四大利益主体的角度,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改进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危机应对的一系列对策和思路。为建立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国有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提供思路和对策建议。  本文得到了如下基本结论:  (1)要建立起政府与国企的联合危机应对模式。联合应对模式要明确在危机预警、响应和恢复阶段时政企的参与方式,其次模式要更具危机的不同等级确立两者之间联合进行危机管理的组织形式。  (2)国企内部要建立起系统的危机应对体系。该系统应涵盖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客户服务、领导人风格、专业危机公关团队等多层次、多维度,要从企业根源改变不适合危机应对的弊端。  (3)国企与媒体之间的双赢模式。国企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需要焦点,国企和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互助互利的关系。在面对负面舆情时,国企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媒体的质询,以媒体为桥梁,构筑起国企——媒体——公众的疏导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扩招,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却呈现下降趋势。本文正是以如何使高职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做
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提升抗风险与自我发展能力对连片特困区而言意义深远。经济韧性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应对冲击时抵抗、恢复、调整及转型能力的指标,能够有效评估连片特困区的抗冲击能力和返贫风险。基于中国12个连片特困区的地市级数据,通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及核心评估变量对其经济韧性进行了测度与对比,并运用多种回归模型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连片特困区经济韧性小于非连片特困区,二者虽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非连片
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和中国文化观念为视角,研究当代民营企业家的助人行动。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访谈了在上海生活、经商的12位民营企
出生性别比是人口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广州市自五普以来,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如果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不加以重视,势必导致部分年龄组,乃至整个人口的性别结构的失衡,从而给社
期刊
小城镇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它的方位也开始从人们的视野边缘向视野中心转移。最近的统计显示,小城镇不仅在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方面快于
英国的培根曾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就如在黑夜中行走。”语文,高考单科总分达到150,这无疑会引起众多考生的关注。语文考试,作为打响高考开考的第一炮,更是对考生的心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位高考过来人,我很荣幸能在此与大家分享关于语文的点点滴滴,众位深陷在语文泥淖中的同志,你们想在语文试卷中“谈笑鸿儒”么?你们想在试题中“羽扇纶巾”应运自如么?那就请follow me吧!    挥斥方道——
现实中的事业单位——无论是中央所属事业单位,还是地方事业单位,组织性质庞杂、职能混乱、类型多样。事业单位改革的最为根本任务是实行分类改革,通过分类转型,纯化事业单位公益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
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是承担国家教育考试专项职能任务的专业机构,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的组织保障。国内外学者对于教育考试机构的性质、任务、业务发展和机构建设等方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