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便携式AUV的水下主动捕捉式对接平台总体设计与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学发展的基础。以海底观测网和海洋空间站为典型代表的综合性海洋观测手段,是实现人类探索和认识海洋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重要的海洋技术装备之一,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在海洋观测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其自身能源有限,通常情况下需要人工进行回收、能源补给并再次布放。这大大限制了其工作效率、增加了使用成本、破坏了海洋观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频繁的布放回收对AUV的安全性也带来了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水下对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水下对接平台,AUV可直接在水下完成能源补充以及信息的上传和下载,为其长时间、高效率和大范围海洋观测提供了可能。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海洋观测的科学需求,围绕海底观测网和深海空间站的技术发展和建设,以提升AUV水下对接成功率,降低对接过程中因碰撞等因素可能带来的设备损坏风险为目标,提出一种利用机械手主动捕捉式水下对接技术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针对与之相关的若干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实验室条件搭建了基于水池环境的水下对接测试系统,对导向罩式对接和机械手主动捕捉式辅助对接两种模式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为便携式AUV系统有效融入深海空间站、海底观测网等海洋基站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实用和先进的水下对接技术手段和思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论文首先以水下对接的基础平台,即导向罩式对接装置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并构建对接对象的模型基础上,对其水下对接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接过程中的碰撞和对接效率问题,据此以碰撞力大小和对接时间为评判指标,开展导向罩式对接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为本文研究的机械手主动捕捉式水下对接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平台条件。  (2)面向水下对接的机械手运动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受当前AUV导航定位精度、可操纵性以及海流的影响,AUV单次对接成功率通常并不高。针对该问题,本研究借鉴空间站机械手辅助对接的方法,提出利用机械手主动捕捉AUV实现水下对接的方案,以水下对接系统对机械手的要求为出发点,在对机械手操作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机械手轻量化设计的原则,以杆长和关节角范围为设计变量,工作空间最大化为目标,进行机械手的优化设计。最后以可操作度作为运动灵活性评价指标,分析其在整个工作空间内的最佳作业范围,并将其安装在对接平台上合理的位置以发挥其最佳工作能力。  (3)开展基于机械手轨迹规划的主动捕捉式水下对接方法和策略研究。对于机械手主动捕捉式水下对接,在对接系统可以检测到AUV运动信息的前提下,针对AUV超出导向罩对接范围的情况,当AUV进入机械手工作空间时,机械手主动捕捉该AUV,并逐步将其放入导向罩对接范围,使之可以实现对接。整个过程中,机械手末端的运动可作做从起始点经过中间点运动到终止点的过程,然后用轨迹规划来实现。最终使AUV到达导向罩对接范围的一个理想的位姿,从而顺利完成对接。  (4)针对上述研究方案和方法,开展基于虚拟样机和水池试验平台的综合实验研究。首先,使用ADAMS软件对导向罩式水下对接和机械手主动捕捉式水下对接分别进行仿真,结果显示机械手主动捕捉式可以提高对接成功率,使超出导向罩对接范围的部分AUV成功实现对接。然后,利用已有的设备搭建一套简易的水池对接系统,分别开展导向罩式和机械手主动捕捉式对接,经过实际实验可知,机械手的加入提高了对接成功率,说明了机械手主动捕捉式对接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该论文研制车床数字控制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数控教学实验设备昂贵问题.论文分析了车床加工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归纳了车床加工必须完成的功能.为了实现车削加工自动化,设计
该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在相变蓄能领域出现的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方法,从中反映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文所研究的对象纤维增强复合相变材料很好地满足了高效低成本的要求.为了提
学位
该文以目前已成为国际自由曲线曲面标准的非有理均匀B样条(NURBS)方法为数学模型,对NURBS曲线曲面造型及加工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实现.在对各种算法分析、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在
便携式水下低压电动工具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是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提出了便携式水下低压电动工具的新构想,采用内部全充油密封壳体,与胶囊式压力补偿器形成具有水压
目的 观察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25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中
该文通过对某一特例架驶座椅下底板随机输入谱的分析,运用优化理论、非线性振动理论设计了在该输入谱作用下的理想非线性弹性特性曲线.分析了几种不同的座椅县架结构,比较了
悬架液压减振器是保证机车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安全性,减少汽车部件疲劳破坏的主要减振元件.该课题的工作是:在JS-1型电液控制筒式减振器试验台上,对某型号的前叉减振器进行外
齿轮箱是机械传动系统和工业装备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件。研究齿轮箱时变刚度激励与动力学仿真分析,对重大装备的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论文形成
该文系统地阐述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和特点,归纳了在分布式人工智能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的Agent和Multi-Agent System技术,全面概括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同时指 出:单元